课件编号14402306

【新教材】4.1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件(共35张PPT)—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30883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5张,必修,统编,语文,年秋,2020
  • cover
(课件网)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沈英甲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能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例。 3.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4.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学习杰出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2.难点::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文体介绍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了解人物通讯的定义后,那我们可以想想看,什么样的人物容易被写成人物通讯呢?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袁隆平(1930-),大学文化,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讲师,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 题解与背景: 这篇通讯选自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正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出自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突出了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的成就。副标题交待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人公--袁隆平。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 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 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获得最高科技奖 夫人比院士更开心 袁隆平载誉归来 总统农场种上中国杂交稻 读准字音 一蔸 屏气 籼粳 笼罩 囚笼 lóng lǒng xiānjīng 稻菽 shū dōu bǐng 淤泥 分蘖 yū 蕴藏 饥馑 田埂 yùn mó j n gěng 模式 niè(泛指植物由茎的根部长出的分支) 1、这则人物通讯写了袁隆平哪些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他哪些品质? 走入文本 筛选归纳信息 总共写了四件事: 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