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28620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4 二氧化碳 第1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359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1课时,二氧化碳,教版,练习,课时
  • cover
第4节 二氧化碳(1) 知识点 1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如果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碳原子,那么图中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模型的是(  ) 2.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意大利有一处景点叫“狗死洞”,游客牵着小狗进入洞内,小狗会晕倒在地,而人却能安全出入。科学家波曼尔通过调查发现,湿漉漉的泥土中冒着气泡(CO2),据此说明CO2有哪些性质 (1)  ; (2)  。 知识点 2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4.如图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可以观察到    (填“上面”或“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该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具有如下的性质: ①  (化学性质); ②  (物理性质)。 5.如图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6.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根据如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 序号 现象 分析 结论 Ⅰ 纸花  红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①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 纸花 红   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Ⅲ 纸花 红     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Ⅳ 纸花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②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将Ⅳ中小花取出,用吹风机烘干,  色又变回紫色 7.为证明某气体为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 8.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溶液变蓝 ⑤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9.小科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向外拉注射器1 气球1微微鼓起,注射器1中溶液变浑浊 ②将注射器2中的液体推入瓶中 气球1继续微微鼓起,…… ③打开K,将气球2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瓶中后,关闭K 气球1继续变大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补全步骤②中的现象:   。 (3)步骤③中“气球1继续变大”的原因是 。 10.小李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 mL二氧化碳气体。 ②向试剂瓶中加入200 mL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    。 A.蒸馏水 B.自来水 (2)推动活塞时应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 (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 mL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现象是 。 获得的结论是 。 (2)装置B中的现象是      ,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答案 1.D 2.D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 4.下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5.烧杯、振荡、塑料瓶变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6. C A CO2+Ca(OH)2==CaCO3 ↓+H2O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气球2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造成装置中的压强减小 10.A 二氧化碳充分溶解 0.6 11.①③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②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红,且③处紫色石蕊试纸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