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28625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3 化学方程式 第3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215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3课时,化学方程式,教版,练习,课时
  • cover
第3节 化学方程式(3) 知识点 1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红磷与氧气的质量比的计算过程为           ,可与3.1 g红磷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氧气的质量为    g。 2.化学反应A+2B===C+D中,5.6 g A和7.3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 g C,现在要得到0.4 g D,所需A的质量为 (  ) A.5.6 g  B.11.2 g  C.14.6 g  D.无法计算 知识点 2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4 g氢气完全燃烧会生成多少克水呢 请你完成下列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1:设未知量 解:设 步骤2: 2H2+O2 H2O 步骤3:写出相关物质的 4   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4 g x 步骤4: 步骤5:对问题作出简明回答 答:4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  水。    4.电石是灰色块状固体, 化学式为CaC2。焊接金属(水焊)时使用的乙炔(C2H2)气体,就是由电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2+  H2O===Ca(OH) 2+C2H2↑。 (2)实验室若要制取6.5 g的乙炔气体,理论上需要电石多少克 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收集4.8 g O2后暂时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 g,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 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 (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    。 (2)理论上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和可回收Mn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6.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 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 g物质C和9 g物质D。若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16 B.32 C.48 D.64 7.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 g 32.7 g 若反应后,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 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 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8. 如图1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1 g,下同)。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9.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取一定质量的KClO3和12.6 g MnO2的混合物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52 g,经测定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3)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1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如图3所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2)现有0.8 g硫与氧气充分反应,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2KMnO4 K2MnO4+MnO2+O2↑) 答案 1. (4×31)∶(5×16×2)=31∶40 4 2.B 3.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4 g氢气完全燃烧会生成多少克水呢 请你完成下列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解:设4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x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列出比例式,求解 4. 9.6 B A 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催化作用) 0.8 1.0、1.6 11.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