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34253

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1.1 作品鉴赏 轻骑兵序曲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9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51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鉴赏,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 cover
轻骑兵序曲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欣赏水平和元认知,遵循主体性参与原则,结合《轻骑兵》序曲的作品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欣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而这一学习过程必须有学生的主体参与、亲身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本课以此为依据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作品分析。 ⑴体裁与形式: 《轻骑兵》序曲是苏佩于1886年根据诗人卡尔.科斯塔的剧本创作的一部以描写骑兵战斗生活为内容的轻歌剧。这部轻歌剧后来演出比较少。但是,这部歌剧序曲却因旋律流畅动听,形象生动逼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一首闻名世界的管弦乐曲。 ⑵曲式结构。 《轻骑兵》序曲的曲式结构为带变化再现的三段体,前面有个引子。 音乐一开始,由小号、圆号、长笛奏出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紧接着,长号旋律与这一主题相呼应,极富号召力。随后,小提琴以极快的速度和跳跃的节奏型奏出一个轻捷明快的主题,表现了轻骑兵动作敏捷、信心十足的形象。由小号为主奏的主题紧接着就出现了,这一主题不仅充分发挥了加洛普舞曲欢快的特点,而且还运用了模仿马蹄声的描写性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轻骑兵队伍的行进,这是这部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旋律。 战斗开始了,紧张、短促的音符和不协和音的反复出现,描绘战斗进行的十分激烈。随后出现的过渡段音乐速度渐渐慢了下来,表示一场战斗暂时停息,战场上硝烟弥漫,尸横遍野。 乐曲中段由明朗的大调转为忧郁的小调,由弦乐在低音区演奏一段伤感的曲调,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乐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转回到明朗的大调,骑兵行进的主题再次出现,描写骑兵再次英勇的投入战斗,接近尾声,乐队全奏的力度加强、速度加快,气势更加宏伟,乐曲在辉煌的气氛中结束。 ⑶作品特点。 《轻骑兵》序曲带有很强的描述性,以轻骑兵的战斗生活为线索进行创作,每一乐段都表现了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情节场景。在乐器的使用上,充分发挥了铜管乐、尤其是小号的特点,表现了浓厚的军营气氛和宏大的战争场面。 2.作品相关知识。 ⑴曲作者苏佩(1819-1895):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轻歌剧体裁的创始人之一,作有轻歌剧、喜剧配乐、舞剧等舞台音乐作品二百多部,其中轻歌剧三十多部。他的作品曲调明快,具有动听的维也纳音乐风格,曾风靡一时。 ⑵轻骑兵:轻骑兵即轻装骑兵,具有良好的战斗技能,可以独立作战,亦可与其他兵种配合,是自由和勇气的象征,是坚韧和执着的战士,因为其机动性强、作战灵活、装备合理成为战争的制胜力量之一。 ⑶序曲:歌剧、清唱剧、舞剧、其它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 (二)学生情况分析。 1.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表现要素。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受与欣赏的能力,能用速度、力度、节奏、节拍等基本的音乐要素感受、分析音乐的情绪与情感(如欢快、活泼、雄壮、悲伤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划分简单的曲式结构,通过三年级对《天鹅》的欣赏,对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2.音乐体裁与形式。 在一至三年级的欣赏课上,曾经欣赏过一些小型管弦乐曲,如《狮王进行曲》、《糖果仙人舞曲》、《龟兔赛跑》等,知道什么是管弦乐和管弦乐队,认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小提琴、大提琴,对这两种乐器的音色比较熟悉。学生未接触过序曲这种音乐体裁,像《轻骑兵》序曲这种规模比较庞大、情绪场景丰富多变的管弦乐作品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这部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 3.识谱能力。 能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但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