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67346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 摩擦力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69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
  • cover
《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3、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有关摩擦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自主的实验探究. 【教具】 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钩码、毛巾、棉布、玻璃杯、大米、筷子、毛刷 【教学过程】 一、摩擦力存在 1.筷子提米实验。 2.视频:超级鉴定:两本书的力量 3.学生实验:体验两本书的摩擦力 请学生谈一谈“失败”的原因。(想拉开这两本书,可是我们感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把书拽住,阻碍两本书分开。你认为这种力是什么力?) 板书:摩擦力 二、认识摩擦力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认识一个力的时候,一般要从力的哪些方面认识它?(提示:一般要了解力的三要素.)现在我们先来了解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1、学生实验:用手在桌子上用力压住后向前推,有何感受? 演  示:毛刷在桌面上推动,(向左推和向右推)显示出因受到摩擦阻力而倾斜。 讨  论:说说从演示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  书: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什么地方? 板  书:作用点:接触面 3、总结板书:摩擦力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动摩擦) 思 考:如果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他们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就不会产生摩擦力?例如:用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这时是否有摩擦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箱子受到推力,箱子想动没动(即有相对运动趋势)可知;是推力与摩擦力平衡(静摩擦)。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演  示: 1、在木板上拉动木块前进      2、让乒乓球在木板上滚动 思  考:这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形式相同吗? 板  书:摩擦力的分类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三、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  问:小红的奶奶去市场买回了几条泥鳅,可小红怎么也捉不住,怎么办? 学生讨论:发表不同观点 总结归纳: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压力 思  考:这样做的目的? 探  究: 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  想: 设计实验: 实验前,我们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1)测量摩擦力需要什么工具?怎样测量摩擦力? (2)你计划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设计并验证你的猜想? 同学演示操作,并说明操作技巧 演示并解释: 拉动木块时,木块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弹簧测计的指针不动,这时拉力等于摩擦力。 学生讨论: 我们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多个,因此,在研究影响摩擦力的某个因素时,要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即采用控制变量法。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设计实验及实验数据表格,完成实验后,写出探究报告交流。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归纳总结:      1)摩擦力与压力有关; 2)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小  结: 练  习: 板书设计: 13.3摩擦力 一、摩擦力 二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 1定义 猜想 2方向         设计实验 3作用点 结论 4分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