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74976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马诗》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6886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7张,课件,马诗,12课,编版,下册
  • cover
(课件网) yān 初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sì lu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 诗 借助注释,了解诗句大意。 塞外的茫茫沙漠在月光的照耀下,像雪一样白。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吴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①何当:何日,何时。 ②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这里指戴上金络脑。 借助注释,了解诗句大意。 ③踏:此处有“奔驰”之意。 ④清秋:清朗的秋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戴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呢? 再读一读,读出问的语气。 1、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再读诗歌,体会诗意 自读前两句,然后思考: 沙如雪 月似钩 “沙如雪”,不仅从视觉上写出了颜色,而且从触觉上写出了寒冷的感觉,还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 “月似钩”,首先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其次还写出了诗人对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渴望。 “钩”:就是“吴钩”,“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钩已经超越兵器本身,成为驰骋疆场,立志报国的象征。 2、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 这些地方呢?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呢? 大漠:空旷荒凉 燕山:连绵不绝、高拔险峻 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战争,也曾有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那里抛洒。所以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清冷而且悲凉 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在这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 “何当”即“何时”,既说明遥遥无期,又包含着无限的期盼和无奈。 自读后两句,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呢? 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心境呢? 关注背景,体会诗情。 诗人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着急?怎能不忧虑?怎能不愤慨? 如果就在三四句找一个词,能够代表诗人的追求,你觉得会是哪个词呢? “快 走” 这是驰骋战场的愿望,也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和情感。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人的“志”主要集中体现在三、四句,那写一、二两句是不是有些多余呢? 不多余。边塞凄冷悲凉环境更从侧面衬托出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诗人通过写骏马渴望驰骋沙场,抒发自己渴望为国立功的远大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