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96238

2023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下12.1 杠杆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4382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人教,初中,物理,八下,12.1
  • cover
12.1 杠杆 【学习目标】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 3.通过探究,知道省力、费力、等臂等不同类型的杠杆及其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杠杆的归纳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2.理解杠杆的分类. 难点: 1.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 2.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的平衡原理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封信,把他这一重要发现报告给叙拉古国王希伦.他在信中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杠杆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道理呢?生活中又有哪些类型的杠杆呢?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杠杆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一)杠杆 1.认识杠杆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 同学们使用过下列机械吗?回忆一下使用过程. (1)剪刀、杆秤等发生了怎样的运动? (2)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运动? (3)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 在使用时这些机械都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都受到一个使其转动的力和一个阻碍它转动的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念. 根据杠杆的共同特点,请学生尝试归纳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教师强调:(1)“硬棒”的含义是在力的作用下,不发生或基本不发生形变; (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①要有力的作用;②能绕某固定点转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可以是方的,也可以是圆的,即杠杆的形状是任意的,但必须是“硬”的; (4)杠杆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的其他位置. 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许多工具都是杠杆的缩影.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工具是杠杆吗? 学生认真思考举出例子. 2.杠杆的五要素 学生阅读教材“杠杆”部分,以教材中的撬棍为例,结合图片,自学杠杆的五要素,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师讲解杠杆的基本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教师强调:不论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给杠杆作用力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3.力臂的画法 教师:要正确画出杠杆上各力的力臂,关键是要明确力臂的概念. 其步骤为: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并用大括号勾出,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出示图片,学生试着画出杠杆的示意图,明确一个完整的示意图应包含着杠杆的五要素. 归纳总结: 杠杆的画法: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例题】 请同学们画出拉力F1的力臂. 【答案】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猜想假设】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可能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点拨:为验证上述猜想,我们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设计实验】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1)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前,如何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方向平衡? (3)实验应至少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