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507749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3.5作品鉴赏滚核桃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4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1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鉴赏,2022-2023,必修,核桃,作品,音乐
  • cover
《滚核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打击乐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更多了解民族打击乐,并感受鼓与钹的演奏方法,从而对民族打击乐产生兴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对《滚核桃》和《锦鸡出山》两个作品进行全曲欣赏、分段欣赏、乐器演奏并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滚核桃》的节奏特点和《锦鸡出山》中“螺蛳结顶“和”上下句对偶“的民间创作手法;通过创编活动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合奏的独特魅力。 3、 知识与技能目标: 聆听《滚核桃》,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内容及节奏特点;聆听《锦鸡出山》,感受乐曲表达的故事内容,并了解 “螺蛳结顶”和“上下句对偶“的民间创作手法;了解 “鼓吹乐” 、“打溜子”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鼓的历史及钹的演奏方法。 教材分析: 1、《滚核桃》是一首山西绛县鼓乐。乐曲表现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后铺开核桃晾晒、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上等景色,并以此抒发农民劳动时的欢快喜悦心情。乐曲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 2、《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锦鸡出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涧西游”、“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滚核桃》与《锦鸡出山》,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体验节奏特点和相关创作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乐曲中基本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器乐合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音乐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鼓乐铿锵》PPT课件、鼓、钹、锣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 观看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击缶表演),询问学生听后感受。 3. 教师点评:这是由2008名演员共同击缶而歌的一场表演,这场表演,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气势磅礴,激亢振奋的力量,还向全世界展现我们民族打击乐合奏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民族打击乐器,一同走进鼓乐铿锵的世界。 4. 出示课题:《鼓乐铿锵》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二、识鼓: 1.鼓的演变(图片讲解) 2.鼓的历史以及作用 3.鼓的种类 4.鼓的演奏部位: 老师示范演奏各部位,学生感受并思考鼓可演奏的部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了解鼓的历史和作用,以及鼓的种类和相关制作材料,并寻找鼓的击打部位,调动学生对鼓的兴趣。 三、赏析《滚核桃》: 1.完整欣赏《滚核桃》(观看视频) 思考:(1)全曲共分为几个部分?(2)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打鼓方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寻找多种鼓的演奏方法,感受鼓的节奏魅力。 2.分段欣赏《滚核桃》 乐曲简介:《滚核桃》是由山西绛州鼓乐改编的一个作品,全曲共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 思考:(1)“头”部乐曲中什么音乐要素发生变化?(力度、速度) 这样的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画面? (核桃滚动) (2)乐曲哪两个部分相似? 节奏有怎样的特点?(散板) 设计意图:学生分段欣赏《滚核桃》,感受每段乐曲的节奏特点以及乐曲当中音乐要素的变化。 3.身体律动《滚核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身体律动的活动进行自主创编,再一次感受《滚核桃》,体验节奏乐趣。 4. 师生讨论《滚核桃》乐曲背景 小结:《滚核桃》采用了多种演奏技法,表现了农民在秋收的季节晾晒核桃时核桃滚动的景象,抒发他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乐曲的创作灵感出自于农民的劳动生活。可见,音乐源于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