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26159

15 自相矛盾 课件+教案+学习单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13567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自相矛盾,课件,教案,学习
    15   自相矛盾 !" !"# 1.认一认 读一读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鬻盾      吾      弗能应      夫不可陷之盾 2.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并把它们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每个字写两遍                   3.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夫人(      )         夫不可陷之盾(      ) 4.解释词语     自相矛盾:     5.查阅资料 了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及其作品     韩非子 是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 后人搜集其遗著 并加入他人 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韩非(约公元前 280—公元前 233) 战国末期思想家 师从荀子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和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 但未被采纳 所著作品传到秦国 受到秦王的重视 第 1 课时 !" !"# ! " # 用“ / ”给课文划分节奏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 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 同世而立 ! " # 默读课文 借助下面的导学小贴士理解文言文 学习方法:A.看注释  B.组词  C.看课文插图  D.反复朗读  E.联系上下文     导学小贴士:当读到“       ”(字或句子)时 我是通过      (填序号)的方法来理解的 这个 字(句子)的意思是            7  0 第 2 课时 !" !"# ! " #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 " # 结合课文内容 发挥想象 丰富楚国卖矛与盾的人和旁观者的对话     集市上人来人往 热闹非凡 有个卖矛与盾的人站在集市上大声吆喝 卖矛与盾的人:   旁观者:   卖矛与盾的人:       旁观者:   卖矛与盾的人:   旁观者:     卖矛与盾的人面红耳赤、满脸羞愧地站在那里 回答不上来了 !" !"# 同学们 古人创作的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 其中不乏启迪智慧、点燃思维火花的 请 你查阅资料 结合下面的活动要求进行阅读 活动要求: 1.借助课文学法和资料理清寓言故事的意思 2.试着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讲述阅读的寓言故事 3.想想这些寓言故事给了你哪些思考与启发 活动评价: 按顺序讲      讲清楚      讲生动 我是        星讲解员 五年级 下册 7  115   自相矛盾 !" !"# 1.认一认 读一读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鬻盾      吾      弗能应      夫不可陷之盾 2.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并把它们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每个字写两遍 矛 矛       盾 盾       誉 誉       吾 吾 3.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夫人( fū )        夫不可陷之盾( fú ) 4.解释词语     自相矛盾:  指言行前后不一或互相抵触 矛 指长矛 一种用以刺杀的武器 盾 指盾牌 一 种用以抵挡刺杀、保护自己的武器   5.查阅资料 了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及其作品     韩非子 是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 后人搜集其遗著 并加入他人 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韩非(约公元前 280—公元前 233) 战国末期思想家 师从荀子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和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 但未被采纳 所著作品传到秦国 受到秦王的重视 第 1 课时 !" !"# ! " # 用“ / ”给课文划分节奏     楚人 / 有 / 鬻盾与矛者 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 / 莫能陷也 ”又 / 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 / 无不 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何如 ”其人 / 弗能应也 夫 / 不可陷之盾 / 与 / 无不陷之矛 不可 / 同世而立 ! " # 默读课文 借助下面的导学小贴士理解文言文 学习方法:A.看注释  B.组词  C.看课文插图  D.反复朗读  E.联系上下文     导学小贴士:当读到“  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