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3300

2014年春精选备课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14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平篇+氤氲书香篇,2份)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9801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4,晨读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签字(qiān)  舷梯(xuán)  勋绶(xūn shòu) B.亚裔(yì) 顷刻(qǐng) 昭彰(zhāo zhāng) C.虔诚(qiān) 归咎(jiù) 沦陷(lún xiàn) D.翘首(qiào) 赎罪(shú) 无辜(gū) 解析 A项,“舷”应读“xián”;C项,“虔”应读“qián”;D项,“翘”应读“qiáo”。 答案 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连带 肃穆  凛洌 问心无愧 B.祈悼 纳粹  谢罪 沉痛哀悼 C.索赔 后裔  涵盖 记念碑 D.和谐 撰写  模拟 肃穆垂首 解析 A项,洌—冽;B项,悼—祷;C项,记—纪。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_____着学术界,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2)日本政界的右翼分子妄图_____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3)要把打击各类刑事犯罪、_____职务犯罪,纳入保市场、促发展的大局中。 A.侵袭 窜改 遏制   B.侵蚀 篡改 扼制 C.侵袭 窜改 扼制   D.侵蚀 篡改 遏制 解析———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侵袭”,侵入而袭击,此处有使变坏之意,故用“侵蚀”;“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这里的改动是虚假的,故用“篡改”;“遏制”,制止,“扼制”,用力掐住,这里显然应用“遏制”。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英、法等国大幅削减包括养老金、失业补贴等在内的社会福利,致使贫困人口的生活雪上加霜,而新增的失业人口更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B.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接待访日南京代表团时称“不存在南京大屠杀”一事。对此,很多日本人坚决反对,不赞一词。 C.在楼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房地产开发商只有出奇制胜、不断超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这件事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向张局长讲清楚其中的利弊得失,请他改弦易辙,同意我们的方案,使这项利于百姓的工程早日竣工。 解析 B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这里被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编这套教材的目的是检讨加拿大在二次大战亚太战区中应负的历史责任,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B.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 C.“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特点。 D.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解析 A项“避免”和后面的“不再”构成了双重否定,使句意表达出现错误。C项的问题是前后缺乏逻辑关系,本应说“讲座”给“我帮助”的原因,却说了“讲座”的优点所在。D项“中旬”所指时间范围本来就比较宽泛,后面再用“前后”就显得累赘,应删去“前后”。 答案 B 二、阅读精练(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当时的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