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49836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341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19.2.3,一次
  • cover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函数的图象来解释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并能通过函数图象来回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使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并能通过图象法来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关系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发现数学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转化关系及本质联系. 2.掌握用图象求解方程、不等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解方程和不等式.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 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 今天数学王国搞了个家庭聚会,各个成员按照自己所在的集合就坐,这时 “x+y=5” 来了. 想一想:“x+y=5”属于二元一次方程还是一次函数呢?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4-6,探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问:我们先来看下面两个问题: (1)解方程2x+20=0. (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0? 教师追问:对于2x+20=0和y=2x+20,从形式上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答:2x+20=0是一元一次方程,y=2x+20是一次函数. 教师问:从问题本质上看,(1)和(2)有什么关系? 师生一起解答: 问题(1)解方程2x+20=0, 得x=-10. 问题(2)就是要考虑当函数y=2x+20的值为(0)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为何值? 实质上这可以通过解方程2x+20=0,得出x=-10.因此,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教师问:从图象上看:请作出函数y=2x+20的图象. 学生答:作图如下: 教师问:函数图象哪一个点的坐标表示函数值为0 学生答:与x轴的交点(-10,0). 教师问:方程2x+20=0的解是多少? 学生答:x=-10. 教师问:有上面的问题可以得到什么呢? 学生答:即当x=-10时,函数y=2x+20的值为0,这说明方程2x+20=0的解是x=-10.方程的解是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教师问:由上面两个问题的关系,能进一步得到解方程ax+b=0(a, b为常数)与求自变量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ax+b的值为0有什么关系? 师生一起解答:由上面问题可以得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与解相应的一次函数问题相一致. 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转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值y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x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7)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从数的角度看 从形的角度看 出示课件8,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 考点1:利用一次函数、方程及图象解答问题 一个物体现在的速度是5米/秒,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秒,再过几秒它的速度为17米/秒?(从方程、函数解析式及图象三个不同方面进行解答) (出示课件9) 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 学生1解答: 解:设再过x秒它的速度为17米/秒, 由题意得2x+5=17, 解得x=6. 答:再过6秒它的速度为17米/秒. 学生2解答:解:速度y(单位:米/秒)是时间x(单位:秒)的函数y=2x+5. 由2x+5=17,得 2x-12=0. 由图看出直线y=2x-12与x轴的交点为(6,0),得x=6. 学生3解答:解:速度y(单位:米/秒)是时间x(单位:秒)的函数y=2x+5.由图可以看出当y=17时,x=6. 出示课件12,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