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572720

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3.5 作品鉴赏 锦鸡出山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5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82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鉴赏,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 cover
《锦鸡出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到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的变化,喜欢了解土家族音乐文化。 2.在声势、模仿、演奏、创编等活动中,能体验“打溜子”这一土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3.认识钹、大锣、小锣等打击乐器,学会钹的几种演奏方法,尝试设计几种“打溜子'的节奏。 【教具】多媒体、钹、大锣、小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打溜子”的基本节奏和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 2、尝试设计几种“打溜子”的基本节奏,表现拔河场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顾老师的音乐课堂,我们以前经常做一些节奏游戏 今天我们加大难度,想不想挑战一下?生:师生节奏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二、完整欣赏、多维体验 1、观看视频,发现重点乐段 师:同学们配合的非常默契,我们刚才的表现形式像什么? 师:有一种音乐形式就和我们刚才的表演有点类似,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打溜子”的音乐形式创作的乐曲。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你最喜欢演奏家的哪一段演奏?为什么? 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2、创编声势和衬词,体验交替演奏的特点 师:你们的感受能力可真强,这种“对打”的演奏形式,就是“打溜子”的一个特点。我们来体验一下,想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个声音呢? 生:创编动作并体验 师:在中国的锣鼓经当中,有很多衬词可以表现音乐,我们就用“呛、才”怎么样? 生:动作和衬词一起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欣赏乐曲,让学生发现重点乐段,并感受“打溜子”交替演奏 的特点,通过动作和衬词的体验,学生能够融入亲身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三、发现探究、充分体验 1、欣赏音乐,学会钹的几种演奏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的“对打”特别精彩,我们来欣赏视频,看一看演奏家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在多媒体课件中,圈出所用的打击乐器。 师:对,这就是“打溜子”常用的乐器,分为头钹、二钹、大锣和小锣。你能模仿下吗? 师:在“打溜子”音乐中,钹的演奏最为精彩,大家想不想近距离的感受一下钹的演奏? 师:看上去很普通的钹,有这么多的演奏方法,你们想不想学? 老师示范,学生模仿亮打、闷奏、侧击的演奏方法。 2、再次欣赏音乐,看一看演奏家演奏家用了哪些演奏方式? 师:学会了钹的演奏方法,我们仔细观看视频,看一看演奏家用了哪些演奏方法? 生:加入打击乐器,再次体验“对打” 3、仔细欣赏视频,发现“打溜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的特点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掌握钹的多种演奏方法。我们再来欣赏音乐看一看演奏家跟我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总结“打溜子”加入肢体动作这一特点 3、揭示音乐主题,体验音乐情境 师:这种演奏形式表现了土家族人民最喜欢的一种鸟类,你们猜一猜是什么?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其实我们欣赏的音乐片段表现了两只锦鸡之间的打斗。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做《锦鸡出山》,我们再来聆听乐曲的尾声的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胜利者的欢呼 师:仔细想一想,演奏家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奏方法?师:示范“跳钹”的演奏 生:体验特殊的演奏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欣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音乐,发现音乐所选用的打击乐器并学会几种演奏方法。理解音乐语言,揭开作曲家所要表现的画面,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真正走进音乐。) 四、感受理解、创编表现 1、总结“打溜子”特点,完整聆听乐曲 师:整个乐曲欣赏完了,你告诉老师,“打溜子”到底有哪些特点? 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土家族这种“打溜子”的演奏形式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人厉不厉害? 2、指导学生创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