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酒歌》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1课时 课型:唱歌综合课 设计理念:本堂课是一堂融唱歌、表演于一体的音乐综合课,为积极响应“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推动互联网教学,提升课堂效果,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翻转课堂,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充分领略课程“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对民族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教材分析:歌曲选自凉山彝族地区流传较广的民间歌曲,其题材新颖、内容丰富、难易适中,歌曲为4/2拍,五声调式,由4个较为规整乐句加尾声组成,音乐旋律优美、歌唱性强,节奏轻快明朗,具有舞蹈律动感,适合学生学习。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高二年级的学生,该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基本成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具有深入学习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储备,但涉及音乐风格不多,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更多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把握歌曲节奏旋律特点,能用明亮、圆润,富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内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感受中领悟作品情绪、情感、内涵,了解彝族音乐的特点,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尊重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体验作品情绪内涵,把握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感受领略彝族的音乐特点、 彝族文化特征,即兴编创。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协作法、情景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体验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口弦、摇铃、沙锤、彝族手绘漆器酒碗 教 学 过 程 【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任 自务 主驱 学动 习 教师课前使用“蓝墨云班课”布置任务,推送学习视频:1.请学生分组合作,学唱歌曲《祝酒歌》,并在教学平台留言交流学习成果,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2.使用全民k歌录制演唱音频,分享到微信群,听学生录制的演唱音频,总结演唱问题。3.以小组为单位组,为歌曲进行创编表演动作。 学生活动:分组学唱歌曲《祝酒歌》,对所学歌曲进行资源收集,整理和学习,录制音频,为歌曲进行表演动作创编,思考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激发学习主动性,提升集体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打破传统教学枯燥乏味、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实施】 一、 组织教学:师生结合简单声势律动,用音乐《欢乐颂》旋律进行师生问好。 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将声势律动融合于音乐发声中,有助于学生积极性、协调性的发展和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活跃课堂气氛。 二、情引景发导兴入趣 : 教师活动:教师穿着彝族特色服饰,出示酒碗引入课堂并提问(简单介绍彝族服饰和餐具): ①同学们知道老师今天穿的是那个民族的服装吗?-彝族。 ②那同学们对这个民族有什么了解呢?-热情好客,爱喝酒。 学生活动:学生直观感受欣赏彝族服饰与餐具,思考彝族服饰与餐具的特点,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欣赏彝族服饰与餐具,有利于营造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产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课检堂验展成示果 : 教师钢琴伴奏,检验学生课前学习成果,教师提问:①刚才的演唱中你的情绪是怎样的?—愉快、热情。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