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夫调》教案 教学目标: 一、仔细聆听陕西民歌《脚夫调》。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陕西民歌的愿望。 二、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陕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三、介绍“信天游”。 教学重点:仔细聆听陕西民歌,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陕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看视频短片,从而引出陕西民歌。 师:首先,我要给同学们看一组视频短片,同学们的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些电影是在什么地区拍的。 生:略 师:对的,这些电影都是在陕北地区拍的,那么同学们对陕北地区还有哪些了解呢? 生:略 师:同学们知道的很多,那今天呢,我就要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陕西民歌。 二、新授课 (一)知识回顾 1.民歌的概念及分类 师:在上新课前呢,我们要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有谁能告诉我民歌是什么意思?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来源于人民的生活,也反映着人民的生活。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和风俗歌等。 2.西北民歌简介 而西北民歌,是指流传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同学们能不能从地图上找出我刚说的五个西北省区? (二) 欣赏《脚夫调》 1.介绍“信天游” 我们听刚过了一首青海“花儿”,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信天游”体裁的歌曲,同学们对“信天游”有什么了解么? 生:略 师: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是流行在陕西北部、甘肃及宁夏东部的一种山歌。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信天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另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 、起伏较大的。 2.介绍“脚夫” 由于时间关系呢,今天我们就听第二种类型的信天游,《脚夫调》。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脚夫”是什么意思? 师:在陕、甘、内蒙、山西、青海一带,过去有靠赶着骡、驴、马等牲畜帮人运输的人,这种人称作“赶牲灵”,或“脚夫”。“脚夫”的生活很困苦,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走就是十几天或至数月、数年,全凭两只脚谋生糊口。因此,他们在路途上总是靠着唱歌来排解内心的寂寞和忧愁。 3.带着问题聆听 现在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谈感受 我们都听完了,就请同学们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生:压抑、愤懑、低沉……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基本上采用了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呢,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立刻低沉下去,并且呈下行状态结束在调式主音上,表现了一种压抑、愤懑的心情。 (三)总结 师:那你们觉得陕西民歌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总结:西北民歌的旋律很高亢、悠长,起伏较大,节奏自由。歌曲的内容大都表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爱情和劳动等方面。 三、课外拓展,《茉莉花》和陕西民歌的差异 四、课堂总结 民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正是所有艺术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歌曲中,学会鉴赏民歌的方法,体会民歌所表达的真、善、美,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其他地域、风格特点的民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