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80409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基础 课件35张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5522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
  • cover
(课件网) 古诗词鉴赏 目 录 课堂练习 常考题型 一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导学一 四、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1)辨主题 1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别离的思念;情深意长的勉励。 2咏史怀古诗:怀古伤今伤己;借古讽今;忧国伤时(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未酬等)。 3战争或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战士们戍守边关的军旅生活。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或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等。 4山水田园诗:表达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闲适恬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厌恶官场黑暗等。 5写景抒情诗:表达热爱自然、热爱春光的美好情怀。 6 托物言志诗: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抒发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感伤。 7 爱情诗:多表达离情别绪或相思之苦。 8 民生诗: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导学一 (2)抓意象 1松、竹、梅、菊、兰、荷:多用以表达人的品行志节。 2柳:多用以抒发惜别、留恋之意。 3月、霜:多与思乡怀人有关。 4梧桐、落花、流水、老树、残月、夕阳、西风:多抒发凄凉伤感之情或感时伤世之叹、孤独落寞之感。 5大漠、孤烟、黄沙、长河、燕山、玉门关、楼兰、羌笛、鼓角、吴钩、金柝等:多出现于边塞诗中,或赞美边关将士杀敌卫国的爱国情怀;或批评朝廷不关心士卒的 冷漠,表达对守关将士的同情;或抒发壮志未酬、久戍思乡的感慨。 6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7杜鹃(子规):凄凉哀伤之意。 8鹧鸪:离愁别绪。 导学一 (3)找“诗眼”、“题眼”、“词眼” 题眼:题目中能够突现诗歌内容主旨的词语。如《春夜喜雨》《别董大》。 诗眼、词眼: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导学一 (4)品风格 杜甫:关注民生疾苦,忧国忧民。 陆游:赤子之心,爱国情怀。 李白:飘逸洒脱,积极乐观。 苏轼:超脱旷达。 李清照:孤寂伤感情怀(早期作品活泼明快)。 陶渊明:淡泊闲适的心境。 导学一 ⑸定感情、下结论 (一)能够表现诗歌感彩的词语有: 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离愁别恨等。 导学一 诗歌 主题 常见思想情感 诗歌篇目 送别 怀人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劝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庭中有奇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羁旅 思乡 ①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与思念之情;②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惆怅及思乡之情;③羁旅他乡,独居异地,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期盼团聚;④幽怨复杂的情感,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之情。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峨眉山月歌》 《夜上受降城闻笛》《夜雨寄北》《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黄鹤楼》《渡荆门送别》《春望》《水调歌头》《月夜忆舍弟》《商山早行》《渔家傲·秋思》《别云间》 边塞 征战 ①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③爱国热情;④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⑤边塞生活的艰难,征人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