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八下生物同步练习题———5.3 生态平衡的稳定性(2) 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 1.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提倡下列哪种行为 A. 向河流排放污水 B. 随意排放工厂废气 C. 植树造林 D. 焚烧秸秆 2. 保持生态平衡就是 A. 对池塘来说就是禁止捕鱼 B. 对森林来说就是禁止开发 C. 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平衡 D. 维持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 3. 蝗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了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A. 青蛙大量被捕杀,破坏了食物链 B. 大量清除杂草 C. 大量捕杀田鼠 D. 大量捕杀黄鼬 4. 在“草 昆虫 鸟 蛇 鹰”的食物链中,若蛇被大量捕捉,则昆虫和鹰的数量会 A. 增加、减少 B. 减少、增加 C. 减少、减少 D. 增加、增加 5. 一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物后,由于自身的净化作用,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A. 污染能力 B. 抗干扰能力 C. 自我调节能力 D. 抵抗力 6. 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 减少分解者数量 B. 减少最高消费者数量 C. 改变非生物因素 D. 增加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种类 7.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可能是 A. 原始森林 B. 人工针叶林 C. 农田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 8. 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 A. 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制约 B. 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 C.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 有人类的控制 9. 下面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A.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B.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10.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A. 植树种草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退耕还林还草 D. 发展生态农业 11.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草原生态系统仍处于平衡状态,在较长时间内与鹿群数量变化相符合的曲线是 A. B. C. D. 1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年龄越老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 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 C.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大 D.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总有一定限度 13.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如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4.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是相对稳定的。 15. 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任务,在这一行动中,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 ,一方面要防治 。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6. 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导致一些地区频发自然灾害,于是国家和政府倡导人们“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不符合“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17. 请举例说明,为什么说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四、非选择题(共3小题) 18. 仔细阅读下文,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作答: 人类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由此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 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 。经分析推测,各类极端气候都与此有关。基如此,一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风潮在我国许多城市悄然掀起。“低碳生活”是指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目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