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数的奇偶性 授课教师:胡梦婷 授课时间:2017年12月8日 第三节 授课班级:1709班 课题 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掌握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类比,观察,归纳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悟由形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 对数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有进一步的感受 体验数学研究严谨性,感受数学对称美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难点 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 法 引导探索法 学 法 观察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构建概念,突破难点—深化概念—例题讲解,巩固新知—自主练习—课堂小结,知识构建—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 双边 活动 设计 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几组图片(图见课件) 师:1.我们一起观察这两个图片有什么对称特点呢? 2.那么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对称美呢? 师:对称美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其实这种美在数学中也有大大的反映。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中对称美的无穷魅力。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函数存在有什么样的对称性呢?我们先看一组图片(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将这些函数从对称的角度分类 那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种对称美称之为是函数的奇偶性,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二、构建概念,突破难点 探究一:填写表(1),并画出图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x…-3-2-10123……… 特点: 1.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等). 2.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从以上的讨论,得出此类函数有什么特点呢? (师生讨论,共同完善,形成概念) 新知识: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数集D,如果对于任意的,都有,且,函数叫做偶函数. 探究二:填写表(2),并画出图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x…-3-2-10123……… 特点: 1.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也是(相反数). 2,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类比偶函数的定义,请同学们自己得出奇函数的定义 新知识: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数集D,如果对于任意的,都有,且,函数叫做奇函数. 师:观察一下,偶函数和奇函数的区别于哪呢? 三、深化概念 讨论:观察下列函数,,的图像,观察定义域,判断其奇偶性,并得出 结论: 结论: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练一练:判断下列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四、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1.图像法 2.定义法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单调性 例2: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 小结:用定义法判断奇偶性的步骤: 一看: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二找:找关系 f(x)=f(x)或f(x)=f(x) 三判断:奇函数或偶函数 变式: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 五、自主练习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2) 六、课堂小结,知识建构: 1.偶函数、奇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2.它们的图像性质又是什么呢? 3.说一说用定义法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七、布置作业 P52.第2题 教师提问 学生观察得出对称特点,举例 学生自己完成表格,观察表格,得出结论 通过描点画出图形 教师引导,共同得出偶函数的概念 采用类比的思想,让学生自主生成奇函数的定义,并观察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区别 教师提问 学生观察三个函数的区别,并能判断奇偶性 学生口答 学生观察图片,自主做题 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讲解 学生理解 共同归纳出解题步骤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 教师巡视并鼓励或点评 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为学生认识奇偶函数的图像特征做好准备 从具体函数入手,学生通过具体的图像,辩认图像的对称性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感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