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54233

苏教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 5.18风向和风力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日期:2024-06-1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657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教版,练习,课堂,教案,格式,风向
  • cover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观测天气》单元 18.风向和风力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观测天气》 课题 18.风向和风力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1 天气和气候 3~4年级①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能说明什么是风向和风力; 2.会借助操作轻飘物体判断风向和风力,能复述“风级歌”的内容; 科学思维 通过阅读资料,列举龙卷风、台风等极端天气现象对人类的影响。 探究实践 1.能够用一些轻飘物体判断风向和风力。 2.能够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并测量风向和风力。 态度责任 1.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 2.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判断风向和风级。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利用“风级歌”,在自然场景中面对复合现象判断风级。 教学准备 教师:1.爱牛优化课件, 学生:制风向风力计的材料;用来观测风向的轻飘物体,如塑料袋、纸片、纸条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风向和风力的奥秘。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水见它皱眉,花见它弯腰,树见它摇头,云见它就跑。(答一自然现象)(谜底:风 ) 2.仔细观察这几幅画,找一找风的踪迹?(PPT出示) 树叶在动,旗杆上的红旗飘了起来,衣服的飘动,窗帘的起伏…… 3.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风的影子,因为风就在我们身边。 4.看看天气预报是如何描述风的,天气预报中是怎么描述有风的天气的?(视频播放天气预报) 偏北风四到六级。四到六级指的是什么?偏北风又指的是什么? 5.揭示概念:描述风时主要描述“风向”和“风力”。 [意图解析: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风在生活中的踪迹,并通过天气预报中描述有风的天气的视频,既让学生明白了描述风的时候要注意风向和风力,从而自然地导入学习内容。] 复习引入,过渡自然,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 (二)辨认风向、风力 1.辨认风向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天气预报视频里的偏北风就是风向。回想《晒太阳》一课,我们怎样辨别方向的? 游戏:吹纸巾,辨方向(请三位同学到前面,一位同学不同站位造风,其余两名同学指风向)学生分组游戏。 2.辨认风力 风力就是风的强度。 风力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一般用风级表示风的强度。天气预报视频里的四到六级。 游戏:吹纸巾,辨强弱(请三位同学到前面,一位同学造风,其余两名同学排序风力)学生分组游戏。 [意图解析:由《晒太阳》引出前置概念,使学生回忆起对于方向的辨别,从而认识到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再经过一组游戏加深学生对于方向的概念,通过游戏让学生可以借助身边的轻飘物来初步判断风向和风力。] (三)组装风力风向计,测量风力风向 1.要比较准确地知道风力大小和风向就要使用工具测量,我们常常用风向风力计来测量。 2.了解风力风向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四人小组合作—组装风力风向计 ① 观看风向风力计制作视频 ② 利用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