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676727

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11.21 峥嵘岁月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76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 cover
课题名称《峥嵘岁月》 ———课题来源: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十一单元第二十一节《峥嵘岁月》 一、教学理念: 本课选取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十一单元第二十一节《峥嵘岁月》进行深入的分析鉴赏,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怀,借着以建党百年之际,整节课以红军长征为主要线路鉴赏聆听分析,引领学生根据红色精神走进这节《峥嵘岁月》,在教学设计上,彰显美育功能,强调音乐实践,深化情感体验,了解中国红军长征的历史文化。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音乐核心素养,积极引导学生欣赏———思考—分析—探究—体验等学习环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发创造潜能、突出音乐特点,以深入学习中国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为主线,去理解音乐的结构以及创作背景。整节课以建党100周年为始,贯穿着红色精神于每首作品之间,运用微课视频加深学生对作品情绪的理解,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发言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段聆听分析作品《血战湘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血战湘江》的主题音乐情 绪特征,了解作曲家创作的动机意图,让学生深入了解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提升学生 的审美感知能力,理解历史文化内涵。 2 通过视、唱、听、辨等体验环节,运用听辨、赏析、猜歌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艺术 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音乐风格以及歌曲结构,理解其音乐情绪情感的艺术表现。 以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的地点导入,介绍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背景,同时 认知该歌曲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歌曲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表达,引导学生通过音 乐记忆演唱体验A段主题,通过歌唱落实学生对曲子的记忆,让学生在全曲聆听时, 情景模拟欢迎红军到来以及与红军道别的情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绪理解和 爱国情怀。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血战湘江》是选自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大型交响套曲的第二乐章表现的是1934年红军战士付出巨大牺牲渡江湘江、成功突破封锁的悲壮故事。《忆秦娥 娄山关》的创作背景是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永乘胜追击攻下遵义。这也是红军长证途中的重大的战略转折。《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在十年文革结束,解放思想后诞生的,展现了陕北民歌的地方特色。是根据陕北信天游音调改编而成的一首歌曲。这首歌唱出了陕北人民对红军到来时的激动与期盼,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反映出当时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三首作品是不同时期创作的,但都是描写红军长征的故事。 2、学情研判: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鉴赏能力,他们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比较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也比较成熟,但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待于提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总结、归纳,进一步培养现代高中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的重难点: 1、重 点:通过《血战湘江》、《忆秦娥 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三个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鉴赏,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深入学习中国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为主线,去理解音乐的结构以及创作背景。 2、难 点:准确听辨交响乐第二乐章《血战湘江》的主题旋律以及其情绪表达。 五、教 时:第一课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一体机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导 入 学生进入课堂,教师致欢迎词,用建党百年之际的热门话题,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聆听片段音乐。 认真聆听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 新 课 讲 解 之一: 分 段 聆 听 , 猜 主 题 战 役 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几个片段进行思考: 引子部分营造了怎么的气氛呢? 连接段多数出现了什么节奏型呢?在作品里起到怎样的听觉效果呢? 3、聆听A主题,思考该旋律的节奏对音乐 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表达? 4、聆听B段,引导学生猜一猜有几个主题? 第一主题的节奏和第二主题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