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高一美术 《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教学设计 课题 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古人的居住智慧角度出发,明确传统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保存价值,以及如何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建筑作品的想法和观点。 过程与方法:了解古建保护的内容和方式,感受其历史沿革,领悟古建保护的内在精神;宏观把握历史城镇保护的主旨,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身边历史城镇的续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技术、艺术和思想三个递进的层次了解与理解传统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保存价值,了解如何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通过具体措施与建议以及实例加以思考与感受。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优势进行了解,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积极保护,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守护我国的精神文化家园,格外重要且意义深远。 教学重点 能识别建筑的材质与结构、功能与空间。了解建筑的序列与群组、形象与意蕴。 教学难点 能比较、分析中外建筑在材料、建造方法和风格特征方面的基本差异。能选择古今中外的建筑作品,收集时代背景,分析其中所隐含的文化因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本、PPT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 一、传统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还有保存的价值吗 1.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传统建筑在造型、空间与功能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了。一方面,除了新出现的学校、工厂、商场等建筑类型, 现代人在居家生活中由实用出发而产生的对住宅的通风、采光、用水等要求也比古人更苛刻;另一方面,硕果犹存的古村落、古民居传承了祖先的文化,是我们难以割舍的家园, 如果彻底舍弃了这样的建筑形式,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栖身何处呢? 2.在现代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开发中,古建筑时常面临被拆除的命运。我们知道,古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前人给予我们的馈赠,它们具有的深层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保护它们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如何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 1.中国传统建筑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如环境适应性强、取材简单、建设与维修方便、空间布局灵活等。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改变,也呈现出一些不足,需要有新型的建筑来补充或取代。然而,当前在对待城市发展和古建筑保护方面,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只重视单体建筑的保护,不重视历史文化街区;法律方面需要完善古建筑的文物分级制度;对古建筑的修缮是“修旧如旧”,还是回到建筑初建原点状况存在争议等。 2.《内罗毕建议》对城市发展和古建筑保护提出了一些措施,重点是: 第一,对建筑群首先要鉴定,对其空间演变以及它的考古的、历史的、建筑的、技术的各种资料要进行整体分析。 第二,若建筑群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要素,要把这些时期都显示出来。第三,要预防过量旅游对建筑群造成的破坏,避免各种污染。 第四,在保护修缮的同时,要采取恢复命力的行动,使它们能长期存在下去。以周庄水乡古镇为例,探究如何有效协调中国当代城镇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以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和文村改造为例,阐明和谐的现代人据环境应有的样子。以流水别墅、美秀美术馆、东梓关村回迁房作为课后延展,引发学生思考构建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意义。 三、和谐的现代人居环境应该是什么样子 1.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因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城市面貌的需要,标准化、模式化的所谓“现代建筑”大规模出现,这在短期内的确高效地解决了居住需求,却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景观。城市里的天际线不再丰富而多变,农村的乡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也开始疏远。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出:文物建筑“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