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81113

通用版四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 8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说课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体育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8482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通用,行进,PPT,21张,课件,说课
  • cover
(课件网)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技能传授和学生身心俱健为主要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通过教法与学法的创新,使学生在学会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行进间直线运球,是学好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基础。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控制球、支配球、组织战术配合及突破防守的重要手段。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方法和要领(掌握球的按拍部位、球的反弹高度和球的触地点),难点在于运球时手脚协调配合有节奏的运球。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依赖心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创设激情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让学生活动起来。以视频和图片结合讲解,增强了对技术动作的直观理解。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练习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身心的愉悦。对学生及时的肯定与评价,表扬好的学生,鼓励掌握差的学生,让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努力的练习,去克服困难,掌握技能。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了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要领及篮球比赛中的实用价值。 2.技能目标:约80%的学生能较好的控制好行进间直线运球拍按球的部位、球的落点、球弹起的高度;约35%的学生运球时手脚协调配合,动作连贯协调;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球的正确动作和方法。 难点:手脚协调配合 六、教学过程 一、热身准备部分 第一个环节:开始部分 ,观看精彩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1、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队列练习。目地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孩子们学习篮球的兴趣和信心,规范学生队列队形和课堂纪律。 2、队员闪亮登场。 慢跑与老师击掌,相互加油鼓励。跑几部跳起来与老师击掌,滑步击掌,有序拿球,踏步到标志的位置。 3、球操、熟悉球性练习和游戏。通过这三项活动,让学生熟悉球性,做好充分的准备热身活动。主要采用模仿练习法、游戏教学法、激励法进行教学。 球操分为:头颈运动;上肢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跳跃运动;弓步压腿;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在良好的练习氛围中完成准备活动,达到愉悦身心,活动身体及篮球运动的专项准备活动的目标。 熟悉球性练习主要内容为:双手弹拨球,球绕身体练习,胯下绕8字练习;原地高低运球。 游戏:剪子包袱锤。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眼睛不看球运球。 准备活动:球操 熟悉球性 二:基本部分,尝试练习,发现问题,解决本课重难点,掌握动作要领。 本环节是本次课的重要部分,占了本课的大部分时间,其主要是通过尝试练习法、讲解示范法,辅助教学法、探究学习法,巩固练习法,游戏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孩子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借助多媒体图片和慢放动作视频,给学生建立正确形象直观的动作表象,高效的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视频有:两人对拍球、两人原地高运球换位。 行进间运球 原地运球 触球部位 落地点 两人对拍球 原地高运球快速换位 行进间直线运球口诀 手触球的后上方, 让球落在体侧前, 球弹高度胸腰间, 手脚配合要协调。 行进间直线运球 教学中的评价: 教师积极肯定的对学生思想积极性评价;动作技术评价;完成动作的质量评价;合作意识的评价,及时的鼓励,纠正错误动作,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新型“伙伴”关系。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构建合作学台,通过尝试—研讨—示范—慢动作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