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03271

人教版体育一年级上册爬行与游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7 科目:体育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44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体育,一年级,上册,爬行,游戏
  • cover
《爬行与游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爬行姿势,提高爬行能力。 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正确的爬行姿势,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 2.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提高。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足够的场地,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爬行练习。 2. 准备游戏道具,如绳子、球类等,以便进行游戏活动。 3. 安排小组,负责不同的游戏环节,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提前设计好游戏规则,确保公平公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5.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介绍,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爬行与游戏。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爬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热身活动(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慢跑、高抬腿、跳跃等。在热身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并及时给予指导。 3. 爬行姿势教学(15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并示范爬行姿势,包括屈膝、低头、手臂前伸保持平衡等。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设立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练习,并协助教师监督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教师对每组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游戏环节(25分钟) 教师根据本班人数和场地情况,设定合适的游戏规则,例如“寻找宝藏”等。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 总结与放松(5分钟) 在游戏结束后,学生分享学习感受,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爬行练习,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随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瑜伽、拉伸等,帮助学生舒缓肌肉疲劳。 五、课后作业与反馈(课后) 学生回家后,可在家长的协助下继续进行爬行练习,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对本次课程的建议和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学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爬行的基本技巧,如四肢着地、腹部用力等。 2. 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 3. 通过游戏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爬行基本技巧。 2. 难点:在游戏中灵活运用爬行技巧,以及团队协作的发挥。 三、教学准备 1. 课前准备教学视频、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爬行的要领。 2. 准备游戏所需的器材和道具,如绳子、垫子、气球等。 3. 安排合适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安全。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1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关节活动,确保身体各部位都得到充分的活动。 (2)教师讲解和示范爬行的正确姿势,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3)学生自由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 爬行练习(20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爬行练习,如直线爬行、曲线爬行等。 (2)学生分组进行爬行练习,每组之间可以互相观察和纠正错误姿势。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分享,巩固练习成果。 3. 游戏环节(25分钟)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 (2)游戏开始,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爬行,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 (3)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鼓励有待提高的小组。 4. 放松活动(5分钟) (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全身放松活动,帮助身体恢复平静。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 (3)学生自由离开教室,结束课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