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8112

2014年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0讲课件(华师大版):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课件+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9162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2014年,转化,循环,间的,物质
    第30讲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一、选择题 1.(2013·浙江嘉兴)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SO4。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四种物质,其中不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制得MgSO4的是 (  ) A.Mg B.MgO C.Mg(OH)2 D.MgCl2 解析 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镁,可以使金属镁,金属氧化为氧化镁,碱氢氧化镁。氯化镁不会与硫酸反应。 答案 D 2.(2013·浙江省)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物质的转化或流向。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中应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错误;B项中海洋水不能直接转化为陆地水,C项中氧化物可以转化为金属,如氧化铜转化为铜,金属与酸反应可以转化为盐,盐能转化物氧化物如碳酸钙高温转化为氧化物。 答案 C 3.(2013·舟山)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与物质间的反应制造出新的物质。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CuCl2→Cu B.Ba(OH)2→NaOH C.H2SO4→HCl D.NaNO3→NaCl 解析 A.转化:Fe+CuCl2===FeCl2+Cu;B.转化:Na2SO4+Ba(OH)2=== BaSO4↓+2NaOH,C.的转化:H2SO4+BaCl2===BaSO4↓+2HCl。 答案 D 4.(2013·重庆市)化学变化多姿多彩,美丽如花。如图中甲、乙、丙、X分别是Fe2O3、C、CO、盐酸中的某一种,甲、乙、丙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则X是 (  ) A.C B.Fe2O3 C.CO D.盐酸 解析 如下图分析四种物质的反应情况: 显然,有三种物质都与Fe2O3反应,所以X是Fe2O3。 答案 B 5.(2013·广东省揭阳)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H2O) 将气体通过盛有火碱的干燥管 B Cu(CuO)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C Na2SO4(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Cl2(CuCl2)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解析 A项错误,因为CO2也会与火碱反应;B项错误,通入足量的氧气,将铜除去并转化为氧化铜;C项错误,加入盐酸,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引入杂质。 答案 D 6.(2013·佛山)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  ) ①铁粉 ②四氧化三铁 ③氧化铁 ④氧化亚铁 ⑤氢氧化亚铁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要除去FeSO4中的H2SO4,应加入含有亚铁的物质或铁单质。所以可以选用:铁粉、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等物质。 答案 B 7.(2013·青岛)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 N2 O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H2 水蒸气 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D CO2 HCl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解析 A.CO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 答案 D 8.(2013·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质期 C.“洗洁精”有乳化功能,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解析 甲醛有毒,不能用其浸泡水产品。 答案 D 9.(2013·内江)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