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87332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2.3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42166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解析,原卷版,提高,测试,同步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2.3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2022·湖南·岳阳市十四中高二阶段练习)2022年7月13日,温岭海洋牧场示范区首次投放480个人工鱼礁(可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的场所),其将提升当地海域生物多样性,改善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下图为温岭投放人工鱼礁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牧场投放的人工鱼礁是利用海洋的( ) A.空间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交通资源 2.投放人工鱼礁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捕捞数量 B.抑制浮游生物繁殖 C.保护幼鱼生长 D.减少藻类附着生长 【答案】1.A 2.C 【解析】1.“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人工鱼礁占地面积较大,为海洋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地,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A正确;没有体现出利用了海洋的矿产、生物和交通资源,BCD错误。故选A。 2.投放人工鱼礁是为了改善海洋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其直接目的是保护幼鱼生长,故选C;人工鱼礁能够促进藻类、浮游生物等繁殖增多,BD错误;浮游生物多,从而促进渔业资源增多,最终达到增加捕渔数量,提高经济效益,故A为最终目的,不是直接目的,A错误。故选C。 【点睛】人工鱼礁是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地制作和放置,来增殖和诱集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广东省曾在80年代分别于南澳岛、大亚湾、放鸡岛、蛇口、硇洲岛等地进行人工鱼礁试验,南澳岛北角鱼礁点,未投放鱼礁前,这里仅捕到16种鱼,投礁后的1983年捕到32种,1984年捕到45种,1985年捕到53种。与天然礁区的生产对比试验表明,人工鱼礁区的产量较高。 (2022·广东·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及某海洋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在海南三亚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经济效益 B.环境承载力 C.科学技术 D.市场需求 4.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恢复海洋原生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B.实现水产品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 C.减轻海洋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 D.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 【答案】3.B 4.D 【解析】3.由材料“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可知,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以保障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活动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B正确;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学技术是保障措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ACD错误。故选B。 4.根据材料可知,现代海洋牧场是修复和优化生态环境,不只是恢复海洋原生环境,A错误;不能实现水产品多元化,可以使水产品增殖,B错误;不是为了减轻海洋自然灾害,C错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丰富人们的食物来源,从而可以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D正确。故选D。 【点睛】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和淡水等粮食生产资源;加强农业科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