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05167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857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细菌,真菌,繁殖,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一 、选择题 1.大蒜是常见的食物,对多种真菌、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在细胞结构上,细菌不同于真菌的是 其细胞不具有(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2.微生物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以下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B.金针菇常以孢子的方式繁殖 C.酵母菌常以分裂生殖的方式繁殖 D.微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3.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属于一种细菌,能进行分裂繁殖 B.青霉是多细胞真菌, 依靠种子进行繁殖 C.蘑菇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属于植物 D.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4.下列情况中,与真菌的作用无关的是( ) A . 制作馒头和面包 B. 酿造酱油和红酒 C. 分解动植物的尸体 D. 制造酸奶和香醋 5.牛奶中大肠杆菌超标会影响人体健康,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是一种细菌 B.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鲜奶可能会引起消化道疾病 C.低温保存鲜奶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在鲜奶中的繁殖 D.大肠杆菌没有细胞结构 6.下列微生物中能酿酒、制作面包的是( ) 第 1 页(共 9 页) ( A . ) ( C. ) ( B . ) ( D. ) 第 2 页(共 9 页) 7.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 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如下表)。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Ⅰ 琼脂、糖类 35 Ⅱ 琼脂和维生素 0 Ⅲ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维生素的是( ) A.培养皿Ⅰ和Ⅲ B.培养皿Ⅱ C.培养皿Ⅰ和Ⅱ D.培养皿Ⅱ和Ⅲ 8.细菌和真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制作馒头时,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 馒头膨大松软的是( ) A. 乳酸菌 B. 青霉菌 C. 葡萄球 D. 酵母菌 9.下面是两种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乙进行出芽生殖 B.甲和乙内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甲和乙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D.甲和乙都需要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10.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各种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食物易腐败变 质,以下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发馊的食物上出现一些白点, 一个白点就是一个细菌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通过分裂快速繁殖 C.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D.所有的细菌都不益于健康,会导致动植物患病 二 、填空题 11.下面描述的是细菌和真菌的一些特征,请将属于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区分开,把序号填写在横向上. ①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 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③能产生孢子, 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细菌的特征是 ;真菌的特征是 . 12.我们常吃的蘑菇、木耳和银耳都属于 菌;而制作面包用的是该菌类的 菌;腐烂的橘 子皮上长的毛是该菌类的 菌. 三 、实验题 13.面对新冠肺炎我们需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 甲、乙都清 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 1 号培养基上按三下, 盖上盖子。 第二步:与乙再握手后, 甲不洗手, 直接用大拇指在 2 号培养基上按三下, 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 28℃条件下培养 24 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培养 24 小时后,如果在 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