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11040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课时教案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无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53346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基因,答案,必修,人教,生物,学期
  • cover
年级 生物 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主备教师 协备教师 教学内容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实例 2.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意义 3.细胞癌变的机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4.基因重组的概念、意义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生物的具体外在性状分析入手,学生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动脑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德育目标) 认知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而后又从微观到宏观、本质到现象的认知过程,要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和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 学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教材、教辅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5分钟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殊不知,抽烟酗酒、常年熬夜、久坐玩手机、经常吃外卖……这些也许你每天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正在将你引向癌症。研究证明,如果不良生活方式维持10年,患癌风险会越大,不良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主要诱癌因素之一。所以,珍爱生命、远离癌症,就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滴做起…… 教学过程 通过实例学习,理解基因突变的实质,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原因和意义。通过学习细胞癌变的简化模型,理解细胞癌变发生的原因,明确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的关系。了解癌细胞的特点,远离致癌因子。理解基因重组的类型。归纳概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异同,明确变异对生物的影响。依据基因突变、细胞癌变发生的机理、时期,对各种变异的发生作出理性判断,指导健康生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意义 2.基因重组的概念、意义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 个性思考部分(二次备课) 一、问题导入 提问上节课内容,阅读课本找出基因突变原因。 二、新课堂教学 (一)基因突变的原因 1、外部因素(诱发突变): A.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 B.化学因素:亚硝酸和碱基类似物等 C.生物因素:病毒和某些细菌等 2、内部因素(自发突变): A.复制偶发错误 B.碱基组成改变 (二)基因突变的特点 植物、动物和人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任何时期、任何细胞、DNA的任何部位 2、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3、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4、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虽然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当一个种群内由许多个体时,就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随机突变,足以提供丰富的可遗传变异。 有害的基因突变:畸形的雏鸭、人类的并指、唇裂 (三)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 (1)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体有害。 (2)有些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3)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是中性的。 (四)基因突变的意义 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五)基因突变的应用 农业方面(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可以提高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三、基因重组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其实生物变异不只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重组也会造成生物变异。那么基因重组造成的生物变异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基因重组。 (一)基因重组 1.概念: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发生时期:减数分裂时期(减Ⅰ) 3.类型: 基因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