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19133

21 杨氏之子 教案(共2个课时)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605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杨氏,之子,教案,2个,课时
  • cover
第八单元 【单元内容概述】 人文主题 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文,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课文编排 围绕单元主题,教材安排了《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习作《漫画的启示》。《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课文颇有趣味,尤其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童年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文章用倒叙的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是“我们都来讲笑话”,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笑话,进一步感知风趣的语言所富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感受笑话给大家生活带来的欢乐,同时养成良好的讲述与倾听习惯。本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通过培养学生观察漫画,看懂漫画的图意,将图意和从中获得的启示清楚的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与思辨的能力。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往往还能让读者在一笑之余有所回味。此前,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言感受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围绕语文要素,课后题和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杨氏之子》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主客之间的对话,感受杨氏子的机智;《手指》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童年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趣味,交流感受。“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内容和语言的风趣之处作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学习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来写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趣味性。 【单元核心目标】 1.要求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2.开展以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的了解,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培育他们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感情,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3.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对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他们能够拓宽学习空间,利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实现自身的主动构建,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单元任务群目标】 任务群类型 任务群目标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感受汉字的趣味,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了解汉字的历史,品味汉字蕴含丰富的内涵。 3.欣赏书法艺术。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1.理解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理解汉字因义构形的构字特点及两维方块的字形特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3.理解汉字是一种非常美的文字,很容易被美化为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1.能够通过网络或报刊,搜集与汉字起源、字体演变有关的资料,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 2.能搜集字谜,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能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3.能够通过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展开简单的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 4.通过了解一些关于汉字历史和现状的知识,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增强对汉字的热爱,树立规范使用汉字的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