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28435

第7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1课时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4-06-2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22728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课时
  • cover
(课件网)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 道德修养: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法治观念:感受中华民族遭遇外敌侵害时的抗争精神 健全人格:通过阅读资料等方式,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意识,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 新知导入 目标导学一: 虎门销烟 新知讲解 英国走私船只驶向中国港口 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 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从中国运走大量白银。 话题一 :虎门销烟 新知讲解 在家中吸食鸦片的中国人 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白银外流、国库空虚、烟毒泛滥。 1795—1839 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 * 一箱鸦片约50 ~ 60 千克 新知讲解 烟具 抽鸦片的人 新知讲解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他是怎样禁烟的? 连环画《虎门销烟》 新知讲解 从资料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如果鸦片长期泛滥下去,将会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那时候我们中国人在外国人口中有一个特别难听的代名词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新知讲解 1.主张禁烟的清朝官员叫什么名字,想想他为什么主张禁烟? 2.这次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新知讲解 相关链接 林则徐从小发奋读书,志向远大。他为官清廉、爱国爱民,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在清朝闭关自守的年代,林则徐却放眼世界,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了《四洲志》,其中记载了许多国家的地理、历史情况。 新知讲解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0多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新知讲解 你了解这幅图的内容吗?知道它在哪儿吗? 人们为什么要把这幅图 镶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 人民英雄纪念碑 新知讲解 话题二 :顽强抵抗 虎门海战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 新知讲解 鸦片战争:林则徐在虎门销毁2万箱鸦片,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0余艘、陆军4000人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惨败! 新知讲解 尽管官兵们如此顽强抵抗,不畏生死,牺牲了很多人,但是鸦片战争还是失败了,说一说是什么原因? 新知讲解 话题三 :丧权辱国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为什么说中英《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条约? 新知讲解 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五口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的中心。 3、巨额赔偿(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4、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新知讲解 三元里抗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规模自发保卫家园抵抗外来侵略的战斗。 新知讲解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新知讲解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能交流表达相关内容(1星) 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2星) 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星) 香港的“前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