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31923

第1.2课《离骚(节选)》高二语文课件(共40张PPT)(统编版选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867953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选修,统编,PPT,40张,1.2课,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骚, 他浪, 他还香! 此何人也?又何谓也? 前 言 屈 原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本内容; 3、鉴赏文章艺术手法,品味楚辞的语言魅力; 4、分析屈原的形象特点,感受屈原的高尚情操与爱国情怀。 知人论世,初入文本 壹 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人。他创立了“楚辞”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 一类是以《九歌》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问》。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篇抒情诗。全诗370多句,近2500字 。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放逐,著《离骚》” ———《史记·太史公自序》 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 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冶,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文学常识 “楚辞” 《楚辞》 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后世诗歌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离忧也。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 ———(东汉 班固) “离”———同“罹”,遭遇。 “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解说题目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贰 读准字音 裔(yì) 陬(zōu) 攘诟(rǎng gòu) 寅(yín) 汩(yù ) 肇锡(zhào cì) 扈(hù) 搴(qiān) 鞿羁(jī jī) 姱(kuā) 謇(jiǎn) 侘傺(chà chì) 谇(suì) 纕(xiāng) 溘死(kè) 诼(zhuó) 偭(miǎn) 方圜(yuán) 鸷(zhì) 茞(chǎi) 芰荷(jì) 忳(tún) 裳(cháng) 岌岌(jí jí) 初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 谈谈《离骚》的外在形式特点是什么? ◎诗风:铺排夸饰,想象丰富 ◎体式:篇幅长,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语言:多用楚语楚声,善用“兮”字增强语势 疏通文意·第一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颛顼(zhuān xū) 后代 我 对已故父亲的美称 正当 句首发语词 观察衡量 开始 通“赐” 名作动,取名、取字 译文:我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