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770223

冀人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1.1《昼夜的形成》课件(20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60844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昼夜的形成
  • cover
(课件网) 冀人版 科学 六年级 下册 --昼夜的形成 昼夜和四季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目录 2、探究新知 1、情境与问题 3、拓展应用 1、情境与问题 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太阳升起就是白天,落下就是黑夜,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1、情境与问题 会不会和天体的运动有关系? 2、探究新知 1 探究地球的运动 讨论地球怎样运动才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2、探究新知 你更同意谁的猜想,为什么?请做出解释。 地球自转时围绕着一条假想的轴,人们称之为地轴。 2、探究新知 提示: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用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和假设! 猜想1:第一组认为天体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 下面进行模拟实验验证; 2、探究新知 实验一 实验方法: 1.第一名学生手举着太阳模型。另一名学生坐在转椅上,面向太阳模型。 2.坐在转椅上的学生假定自己是地球,自己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然后分别缓慢的进行顺时针旋转(自东向西)和逆时针旋转(自西向东),同时观察太阳在视野中的运动情况。 2、探究新知 我们怎样转动时,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我们自西向东转动时,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通过以上模拟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探究新知 结论: 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2、探究新知 哥白尼的“日心说”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发生的,于是有人提出了“地心说”。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地心说”是错误的。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新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 2、探究新知 2 模拟昼夜的形成 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2、探究新知 假设 我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 形成的。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 实验验证: 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橡皮泥小人 注意:操作过程中不能用手电筒照人的眼睛。 2、探究新知 实验方法: 1.在地球仪上确定一点,粘上橡皮泥做的小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是地球仪被照亮一半,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区域。 2.将地球仪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橡皮泥小人所在位置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2、探究新知 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手电筒只能照亮地球仪的一部分。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探究新知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实验结论 3、应用与拓展 谁先迎来黎明 中国面积很大,在同一天中同一时间,上海和乌鲁木齐那个城市先见到太阳升起? 上海 乌鲁木齐 课堂小结 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课后作业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 。 2.地球被太阳照亮的一半是 ,没有照亮的一半是 。 课程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