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一、形色协奏曲1(抽象风景画)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总课时1 2-1 课标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已知: 知识经验: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各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抽象画充满兴趣。 策略经验:基于本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的学情,学习中根据美术语言,结合微课直观赏析抽象画过程,以便事半功倍。 生活经验: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审美能力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未知:抽象绘画语言的表现,创作抽象风景画的具体方法。 障碍:构图和造型方面的表现技法和规律认识不够深刻。 个性化分析:学生对抽象画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实践环节自愿选择分层练习,20%基础弱的以临摹为主,80%基础好的以独立创作为主。 学习目标 1.欣赏抽象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了解并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 2.掌握简单的抽象绘画语言,创作抽象风景画。 3.探索艺术创作新天地,增进美术学习兴趣,在感受与发现中体验美术愉悦。 4.20%基础弱的以临摹为主,80%基础好的以独立创作为主。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重点: 感受形色在画面中的和谐美。 突破:师生共赏相关作品,分析艺术特点。 难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画抽象画是一个难点。 突破:教师集体、小组和个体示范引导点播,学生观察比较,实践出真知。 教学准备 作业本,彩笔,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一、 融入情景,诱出旧知。(1欣赏抽象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了解并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 2分钟 视频水墨画风景动画《山水情》片段导入,古筝与绘画的融合形式美。引出课题———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教师小结:欣赏抽象画蒙德里安的《树》系列三幅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了解并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 小组讨论后组长回答发表看法 通过思考视频小组讨论评价, 95%学生通过观察视频思考掌握中国画和诗句之间的联系,知晓诗配画的基本形式。5%学生基本掌握。 二、 明细目标,探究新知。(2.欣赏抽象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了解并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 观察比较,激活思维(新授)10分钟 包含3部分: 何为抽象画 (二)为何抽象画 (三)如何画抽象画 何为抽象画(以吴冠中作品为例) 3分钟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 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的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近似的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板书:概括 简练 学生知晓本课的三个层次 (一) 学生欣赏作品,个人回答问题。 学生感受抽象画的意境之美。 (二) 学生认真参加小组讨论观察比较后,选一代表回答。 2.小组合作 交流探索。 3.欣赏教师示范、认真听讲二者相得益彰。 通过赏析具象变抽象的具体特殊的形式,90%学生能深入认知抽象画的特色。 10%学生基本掌握。 三、 欣赏创作,深化新知。(欣赏抽象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了解并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 (二)为何抽象画 1分钟 欣赏具象和抽象两种风格的作品,小组讨论比较回答异同之处,二者相得益彰。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为什么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的《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 吴冠中先生 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