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75951

【核心素养目标】3.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日期:2024-06-2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6769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法治,道德,五年级,人教,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3.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1)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下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 道德修养: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法治观念:感受中华民族遭遇外敌侵害时的抗争精神 健全人格:通过阅读资料等方式,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意识,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 重点 通过学习懂得落后就压挨打的道理 难点 感受民族正气和反抗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观察图示,结合所知知识,谈谈你读出的信息。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 师:上述图片反映的事件,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观看图片并思考交流,如:这说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由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雅》引入,形象直观的图片,激发思考热情。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 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思考: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 小小分析师: 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小结:白银外流、国库空虚、烟毒泛滥。 连环画赏析《虎门销烟》 (1)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他是怎样禁烟的? (2)这次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相关链接: 林则徐从小发奋读书,志向远大。他为官清廉、爱国爱民,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在清朝闭关自守的年代,林则徐却放眼世界,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了《四洲志》,其中记载了许多国家的地理、历史情况。 (3)人们为什么要把这幅图镶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4.历史再现:鸦片战争 林则徐在虎门销毁2万箱鸦片,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0余艘、陆军4000人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尽管官兵们如此顽强抵抗,不畏生死,牺牲了很多人,但是鸦片战争还是失败了,说一说是什么原因? 5.话题探究:《南京条约》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为什么说中英《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条约? 小结: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历史再现:三元里抗英 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规模自发保卫家园抵抗外来侵略的战斗。 图片赏析: “联系昨天,感受今天,畅想明天”小讲坛评价单 8.知识窗———邓小平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 目标导学二:火烧园明圆 小活动: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园”。 小资料:万园之园的毁灭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他们见物就抢,拿不动的就砸得粉碎。无数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被他们洗劫一空。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竟下令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艺术杰作、世界上最豪华瑰丽的宫殿之一 ,就这样被侵略者焚毁了… … 思考:(1)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2)他们怎么敢这么做? (3)你有什么感想? 数据说明: 据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