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795411

第四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课件 (共26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823449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
  • cover
(课件网) 深圳市横岗高级中学 肖阳 下面哪些是中国传统花鸟画?花鸟画包含哪些内容? 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木、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在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形成独立画科、五代开始成熟,在写实技巧方面宋代达到高峰。 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写生珍禽图 绢本设色 五代 41.5cm x70.8cm 黄荃 思考: 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能否以写实的程度作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 一、写生花鸟 墨葡萄图 纸本水墨 165.4cm x64.5cm 明代 徐渭 荷石水鸟图 纸本水墨 127cm x46cm 清代朱耷 三、传统花鸟画是如何“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 朱耷的《荷石水鸟图》和徐渭的《墨葡萄图》在表现对象的刻画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鱼是“翻白眼”的?葡萄藤为什么枝叶纷披,气势奔放?表现了画家怎样的情感诉求? 中国传统花鸟画借助笔墨韵味和情趣抒发画家精神追求与情感表达,是“缘物寄情”也是“托物言志”。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齐白石 墨梅图 纸本水墨 31.9cm x50.9cm 元代 王冕 花鸟画的生机意趣除了自然层面的,还与作者哪些思想情感紧密相关? 传统花鸟画“写生”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单呈现吗?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此诗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墨竹图 绢本水墨 131.6cm x105.4cm 北宋 文同 墨兰图 纸本水墨 25.7cm x42.4cm 元代 郑思肖 传统人物画中形与神是什么关系? 传统人物画主要分哪几类? 世俗人物(仕女、高士等、神仙道释、市井风俗等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二、传神人物 女史箴图 绢本设色 全图24.8cm x348.2cm 东晋 顾恺之 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顾恺之创作的《女史箴图》,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他所采用的游丝描手法,使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女史们下摆宽大的衣裙修长飘逸,每款都配以形态各异、颜色艳丽的飘带,显现出飘飘欲仙、雍容华贵的气派。 女史箴图 绢本设色 全图24.8cm x348.2cm 东晋 顾恺之 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 绢本设色 全图24.8cm x348.2cm 东晋 顾恺之 大英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 绢本设色(工笔重彩) 46cm x180cm 唐代 周昉 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预示出唐代后期审美意趣由宏丽转向婉约的变化 作品从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的贵族妇女,画得雍容华贵,画出一种闲适无聊的生活本质,表现出娇、奢、雅、逸的气息和女性柔软、温腻、动人的姿态,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感。 作品渲染的快乐而又略带懒散的情绪和气氛,正是恰当地层示了属于那个时代整个贵族有闲阶级的时代气氛;在表面华丽雍容的物质繁华背后,隐藏着人物内心深深的凄寂和幽怨。 体态动势也是表达人物内心精神因素 《簪花仕女图》中表现了宫廷妇女怎样的精神气质?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局部) 壁画 元代 马君祥等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 《朝元图》是元代马君祥及其子马七等人创作的一幅壁画。三清殿中的“朝元图”壁画,泰定三年(1325 年)由马君祥等人绘制而成,描绘了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以8 个帝后主像为中心,周围有金童、玉女、星宿、力士等共286 尊,场面开阔,气势恢宏。这些壁画为我国古代壁画中的经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