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96439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素材:勤俭节约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8次 大小:461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
  • cover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素材:“勤俭节约”(附文题+解析+素材整理)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当今时代,一些青少年视奢侈为“时尚”,视享受为“潮流”,盲目攀富比阔,肆意挥霍浪费,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其实,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勤俭精神都不可丢。李商隐曾有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育才中学高一年级要召开“家教家风建设主题班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经历,以“弘扬勤俭节约精神”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展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一)话题阐释 节俭是我们的传家宝,节俭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节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写作角度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节俭对个人、家庭、国家的重要意义,节俭与成功,节俭与治国,节俭与生活,节俭与修养。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倡节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二)经典名言10句 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2.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苏轼)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4.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史记》) 5.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陆贽) 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勉,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8.居家不得不俭,创业不得不勤。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在加强生产的同时节约用度,老天也无法让你贫穷。) 1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1.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2.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中国谚语 13.节约便士,英镑自来。———英国谚语 14.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谚语 15.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谚语 16.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