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01454

8.1.2人教版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6486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8.1.2,人教,免疫,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课题 免疫与计划免疫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免疫与计划免疫》是人教版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模块:①人体的三道防线;②免疫的功能;③计划免疫。教材以器官移植作为起始点,引发学生思考器官移植失败的根本原因———免疫,从而开始免疫内容的讲解。人体的三道防线作为教材重点着重讲解,免疫以士兵的拟人形象出现,整体内容比较形象、易于理解,但在部分概念(如:抗原、抗体、病原体等)会出现混淆现象,注意辨析;早在上一节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传染病的基础知识,以此结合计划免疫有利于学生学习。 核心素养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人体的三道防线;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③免疫的功能;④计划免疫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免疫的图解,提高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免疫的学习,理解国家计划免疫的意义;②通过对人体三道防线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卫生习惯的认识。 重点 ①人体的三道防线;②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③免疫的功能 难点 ①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②区分抗原和抗体;③区分病毒在传染病和免疫的地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传染病及其预防。(1)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两个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能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回答问题,可能会出现部分遗忘的情况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方便区分传染病和免疫的部分知识 讲授新课 讲解免疫有没有同学注意到校门口的保安叔叔每天都在做什么?保安叔叔的主要工作就是识别哪些是自己人,哪些不是自己人,自己人放进来,不是自己人就不让他们进。而免疫就像我们身体里的保安,它的主要工作也是识别哪些是我们自己人,哪些不是,简单来说,就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那让我们想一下,保安叔叔平时最常做什么事?①在校门口看守大门;②平时要坐在保安室查看监控;③在有坏人入侵的时候,还要把坏人赶出去。转换成免疫,免疫的主要功能有“防卫———抵抗抗原的入侵”、“监控———监视体内的细胞,看它们是否出现衰老、损伤、死亡、癌变”、“清除———把外来的抗原和衰老、损伤、死亡、癌变的细胞清除出去”。【提问1】免疫的意义是什么?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维持人体的健康【提问2】免疫的三大功能是?防卫、监控、清除。【提问3】人体体内出现癌细胞并清除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哪些功能?监控、清除。(没有防卫,因为癌细胞是自身细胞变异而来的,不是外来的)讲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我们人体有自己的三道防线,用来维持身体的健康。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讲解:第一道防线是人体的最外层,皮肤外有一层角质层,可以其保护作用,隔绝外来抗原,而鼻子、口腔这些虽然没有皮肤,但有黏膜也能起到保护作用。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讲解:抗原通过第一层,就会进入皮肤和黏膜下的体液了,体液中存在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能对抗原进行杀灭和吞噬。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体液中有溶菌酶、泪液、唾液中也存在溶菌酶,这些溶菌酶是第一道防线。比如:小狗在手上的时候会舔舐伤口,原因就是因为唾液中存在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①常见的免疫器官有: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②常见的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等。讲解:当抗原进入人体内,就会引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