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彪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对比古典主义音乐与印象主义音乐,探寻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了解作曲家德彪西。 2、通过德彪西的《月光》,探究印象主义音乐所产生的奇妙的音响效果的原因,从而分析印象主义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声、等形式要素上的特点。 3、通过聆听、听辨比较、描述、创编等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产生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经有了巴洛克音乐、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知识与感受的基础上,学生对这节课的音乐是充满期待的。但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相信学生一定有感受,却难以表达,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引导学生。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要素上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绘画作品《康威尔斯小姐像》、文学作品及音乐《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是谁坐在盛开的苜蓿花丛中 自清晨起就在放声歌唱 那是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她的樱桃般的嘴唇美妙无双 在夏日明亮的阳光下 云雀的歌声在回荡 爱情在她的心中发芽滋长 (二)新课学习 1、聆听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片段 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采用连续三连音,使它有了非常工整的节奏、规律以及清晰的旋律线条。那么,印象派德彪西的《月光》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创作风格呢? 2、聆听印象派德彪西钢琴曲《月光》片段。 (1)该乐句由连续的 8 个小节构成。 其中,第一、二小节就呈现出旋律走向不明的特点,由此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飘渺、空灵的感觉,而从第三小节开始,让音乐由朦胧过渡到清晰,逐渐呈现出较强的流动感,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的夜幕美景。 (2)该曲节奏多以不规则的形式出现。乐曲虽然以9/8 拍为规范,但是却出现了较多二连音的单拍子元素,而且为了表现一种与月夜相符的朦胧感,德彪西加入了大量的二连音, 并使用了延留节奏的方法增强音乐的神秘感。不规则的节奏虽然打破了音乐整体的均衡和工整,却展现出了更加自由的表达。 (3)在《月光》这个作品中,德彪西的和声利用成为了乐曲最大的亮点,它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和声的结构功能被削弱。 德彪西并没有特意运用和声来开启或终止某一结构,而是让音乐遵循内心的感受自由发展;第二,和声的色彩功能得到加强。 3、小结印象主义音乐特点 旋律:旋律短小,轮廓模糊 节奏:使用动力感不强的复节子以及频繁的连线,给人以连绵感 和声:新颖的和声,注重色彩效果,营造朦胧的意境。 4、作品意境: 仔细聆听,我们能感受到月色笼罩下大地夜晚的美好,似乎能够闻到夜晚清凉的味道。《月光》是德彪西用音乐描绘的一幅美好的月夜景色图,引我们到特定的意境之中。他注重艺术的本身,使心灵与自然交融,这种风格也符合了印象主义的特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虽然这一乐派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法国,但这种风格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好了,今天的音乐旅程就到这里,谢谢您的聆听与陪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