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8.9 物体的颜色》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2021 陕西)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1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图2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 C. 图3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图4中,铅笔“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3分)平面镜前飞过一小球,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它在镜中像的轨迹应为( ) A. ①→② B. ①→③ C. ④→② D. ④→③ 3.(3分)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A. B. C. D. 4.(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 人们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消毒杀菌 D.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5.(3分)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为透镜的主光轴,是透镜光心,双箭头和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道过透镜之后与交于点,光线通过透镜之后与交于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 B.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小于焦距 C.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大于焦距 D.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大于焦距 6.(3分)(株洲中考)能正确表示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传播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3分)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 B. 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 C. 只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便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的大小 D. 只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不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的大小 8.(3分)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 当光屏上呈现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个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断的像 C. 将蜡烛放在刻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 D. 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9.(3分)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 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实像 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10.(3分)物体置于焦距为的凸透镜前,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 A. 若像是正立的,则物距大于而小于,减小物距,像变小 B. 若像是正立的,则物距小于,减小物距,像变小 C. 若像是倒立的,则物距大于而小于,减小物距,像变小 D. 若像是倒立的,则物距大于,减小物距,像变大 11.(3分)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A. 点 B. 点 C. 点 D. 点 12.(3分)促进视力健康是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关于远视眼成像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用凹透镜矫正 B. 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凹透镜矫正 C. 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用凸透镜矫正 D. 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凸透镜矫正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3.(5分)如图所示,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B. 若蜡烛移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