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元 三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下 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理解“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发展的理论。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确立过程,理解四大理论在中国的形成顺序。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研读,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地位、四大理论的关系等。 历史解释:理解四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家国情怀:通过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做贡献和他的自我评价及遗愿,体会邓小平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增强爱国意识。 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难点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我们经济听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邓小平理论”是什么确立的?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并思考回答 组织教学 设问引入,激发思考热情。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思考:什么时间?哪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阅读材料,谈一谈中共十三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起的作用 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人民网 小结: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3.阅读材料,说出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在粉碎了“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一些思想动向。一方面,在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另一方面,极少数“四人帮”的党羽,利用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机会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困难,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 小结:(1)一部分人思想僵化; (2)党内出现了资产阶级 自由化思想。 4.讲解:“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负责陪同邓小平的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 思考:邓小平同志南巡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6.讲解: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动脑筋: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小结: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8.分析探究:为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