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3814

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85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湖北省,答案,试题,历史,期中,学期
  • cover
襄阳市第三十一中学九年级2025年4月 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我国把航天梦藏在一些熟悉的名字里,如载人飞船叫“神舟”、空间站叫“天宫”、探月工程叫“嫦娥”,还有“天问”“玉兔”“祝融”“鹊桥”“悟空”“墨子”等等。这些彰显中国魅力的航空航天器命名( ) A.提高了国威军威 B.彰显了文化自信 C.维护了世界和平 D.提升了综合国力 2、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张骞通西域后,大量“殊方异物”和异国风土人情的记录传到中国;西域使节来到汉朝,并将西域礼物送给汉武帝。这说明张骞通西域( )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相互了解 3、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在总体上( ) A.民族隔阅完全消解 B.“胡”“汉”观念加强C.经济文化交流锐减D.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4、宋代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城内有大大小小多家茶店,它们分布在热闹的市井街巷中,店里有吹拉弹唱各种服务,是平民百姓们日常歇息,谈事的场所。这表明当时( ) A.经济政策不断调整 B.坊市制度被打破C.人们思想观念进步D.商品经济的发展 5、“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2年春晚节目中,以“三星堆”文化为背景的舞蹈《金面》惊艳四方,节目中还原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出土文物造型,部分文物与河南安阳殷墟、山西陶寺遗址、江西新干遗址等地出土的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的新起源 B、中原传统文化的地位 C、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D、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6、南朝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不虚(凭空)推(推崇)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据此可知,祖冲之具有( ) A.艰苦奋斗的节约意识 B.锐意进取的改革意识 C.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D.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7、明末清初白话短篇小说从刊刻(包括翻刻)地点看,现存明刊本小说中,浙江23部,江苏24部,福建4部,江西1部,安徽1部。从小说作者(或编者)籍贯来看,都以浙江杭州、江苏苏州为主。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江浙地区( ) A.文化教育事业兴盛 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造纸技术十分发达 D.印刷技术领先全国 8、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中国人民群众都自发进行了抵抗。恩格斯当时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中国民众自发抵抗侵略的行为 A.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D.避免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9、杜威《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中,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这里“最为坚实的基础”指的是( ) A.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B.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 C.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在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了58%至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积极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始终贯彻了工农武装割据理念 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11 、1917年成立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儿童教育使用白话文,之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等均采用白话文。这种做法( )A.实现了教育体制变革B.遏制了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