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856258

主题6 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件(28张)

日期:2025-05-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225764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主题,生态,脆弱区,治理,黄土高原,为例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地理 主题6: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学习目标 以黄土高原为例,结合图文资料,分析生态脆弱区的成因。 以黄土高原为例,结合图文资料,了解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措施。 生态脆弱区 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系统不稳定、敏感且有退化趋势的区域。生态脆弱区一般分布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区在我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分布,主要分布在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南喀斯特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带。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太行山脉 秦岭 长城 祁连山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表现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表现 土壤养分流失,农业生产力下降 旱涝灾害多发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表现 水土流失 地势低平 流速缓慢 泥沙淤积河床 地上河 水灾 水资源短缺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表现 特殊的地理位置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1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1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2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1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2 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3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1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2 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3 森林向草原过渡 4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1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2 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3 森林向草原过渡 4 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5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1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2 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3 森林向草原过渡 4 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5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1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2 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3 森林向草原过渡 4 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5 地处过渡区域,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地形因素:沟壑纵横,坡陡谷深 滑坡 塌陷 泥石流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气候因素:降水集中在夏季,冬春季节风力强劲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地形因素:沟壑纵横,坡陡谷深 滑坡 塌陷 泥石流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植被因素:植被覆盖率低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土壤因素:黄土质地均一,结构疏松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滥砍植被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超载过牧,轮荒耕作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露天开矿、随意建窑洞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 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综合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固结土壤 建淤地坝和小水库:贮水拦沙 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用地 农业措施 修建梯田:减缓坡度 加强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 调整产业结构 由传统的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转变为以畜牧业、加工业为主导的牧、工、农型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经济林和肉、奶加工业以及旅游业,黄土高原地区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 课堂总结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 水土流失的表现: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多发 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强水土保持,调整产业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