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60943

2022浙教版八下科学3.2氧化和燃烧(1)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2472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教版,八下,科学,氧化,燃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3.2氧化和燃烧(1)教学设计 课题 3.2氧化和燃烧(1)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浙教版八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2节内容。之前教材已对空气的组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学习了氧气的相关性质,而且学生在小学阶段也已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将学习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连接了以前的知识同时还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性质做铺垫。本节将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为氧化反应与燃烧条件;第2课时为灭火与火灾自救知识。 本课时的重点是探究燃烧条件。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什么是氧化反应;了解缓慢氧化与燃烧的异同点;知道燃烧的条件。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对比,学生能自主分析出缓慢氧化与燃烧的区别。通过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能将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实践: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归纳得出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并根据相关条件来判断物体能否燃烧。态度责任:通过对燃烧和氧化的观察和探究,学生能够发展对探索空气中的气体性质的欲望,养成用实验来验证猜想的习惯,提高自主思维能力。 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 难点 运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现实问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观察下列反应,说一说有什么相似之处? 1)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2)都是化合反应; 3)生成物是氧化物; 4)条件都是点燃: ……特别指出:物质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一种。 从复习、分析中导出氧化反应的话题。 讲授新课 一、氧化反应 1、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暴露在空气中的很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在有氧气参加的氧化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氧气具有氧化性。 注意:这时氧是指氧元素,不一定是氧气。2、生活中常见的氧化反应: 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铁生锈、以及苹果、土豆等削皮后暴露在空气中变色等。 讨论交流:比较硫和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苹果变色、铁生锈这两组氧化反应的异同点。讲解:3、氧化反应的类型: 根据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将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如燃烧)和缓慢氧化; 1)燃烧: 物质与氧发生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如硫燃烧、火柴燃烧等。 2)缓慢氧化: 物质与氧缓慢反应缓缓发热而不发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如金属锈蚀、生物呼吸、苹果变色等。 3)燃烧与缓慢氧化比较:相同点: 都是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并且会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 剧烈程度不同,缓慢氧化不一定发光。 联系:缓慢氧化可引起自发燃烧,甚至还可能发生爆炸。 讨论:1)燃烧一定发光发热,发光发热一定是燃烧吗 [如电灯泡通电有发光、发热现象,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不是燃烧。 ] 2)石头不燃烧而燃料能燃烧,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石头不是可燃物,一般不能燃烧,而燃料是可燃物,容易燃烧。]探究活动:探究:可燃物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附视频)1、烧杯中倒入大半杯的热水,取适量红磷放在一个小的金属盖中,并将红磷连同金属一起放入烧杯底; 2、烧杯口覆盖一张薄铜片,取适量红磷放在铜片一侧;并在另一侧放一小块白磷;观察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起来,而热水里的红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 3、能导管将氧气通入热水中,使氧气与金属盖中的红磷接触,观察现象: 通入氧气后,热水里的红磷很快燃烧起来 ; 现象分析:1、铜片上的红磷与白磷具有相同的条件: 1)都是可燃物; 2)都能通过铜片吸热,都能达到相同的温度; 3)都暴露在空气中,都有充足的氧气作助燃物; ; 但是它们的着火点不同: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 所以铜片上的红磷与白磷的燃烧情况比较可知: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