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72192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对“精致露营”现象,你怎么看?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35次 大小:323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精致露营
  • cover
作文导写 | 对“精致露营”现象,你怎么看? 【文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露营,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疫情之下现代都市人热门的休闲方式。有人认为,露营是都市人亲近自然的表现,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需要通过露营来重新寻回自然的美好;有人认为,露营是一种追求自由的表现,“内卷”“996”让“打工人”倍感压力,露营可以作为他们暂时逃离拥挤、快节奏的都市的方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露营发展到现在,出现了“精致露营”现象,即需要精心挑选昂贵的帐篷、桌布、餐具等,拍照要讲究与整体景致的搭配,露营灯要营造出一种童话般的氛围……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校报就当下“精致露营热”征集评论性文章,请你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的中心是都市人的露营现象,作文也应从这点出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露营流行的原因,从都市人心理的角度,可以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种:正向是人们为了亲近自然、放松自我;负向是人们被消费主义裹挟,通过金钱堆砌出精致的幻梦。负向的心理因素衍生出了“精致露营”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写作要求是“评论性文章”。评论性作文,需要注意阐释的深入性,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就露营谈露营。材料中给的思考方向是,从露营背后体现的心理机制来分析“精致露营热”的成因。同学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进行评论,注意要体现出思考的深度、广度与辩证性。 【优秀例文】 找找我的小蘑菇 江苏省苏州中学 高二(14)班 张思佳 曾听过这么一句话:“厕所成了现代人最后的世外桃源。”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钢筋水泥的城市景观、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使人们步履匆匆、身心俱疲。似乎唯有在与外界隔绝的厕所,人们方能摘下面具,长舒一口气,寻得片刻安宁。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现代都市人将目光投向了新的世外“逃”源———露营。 印象中,露营似乎应该做减法,背着最简单的物什,扔掉最沉重的烦恼,像一个越狱成功的“逃犯”那样,哼着小曲儿走向远方。但如今在各大社交平台频频见到“精致露营”的照片,昂贵漂亮的帐篷、别致的食物摆盘、恰到好处的灯光,无不显示着露营者的用心。 露营的目的多种多样,归结起来大概就是王开岭曾经说过的“渴望战栗”。 “渴望战栗”,即渴望陌生。露营的最大乐趣在于野外,在于野趣,在于踏出熟悉的家门,离开一个停留过久的生存点,为生命找到一种新鲜感。毕竟日复一日的生活总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唯有陌生才能激起生命的亢奋与战栗。在此意义上,虽说“精致露营”是美的,是精致的,但是精心的规划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金钱,反而束缚了自己。过于刻意的经营,会让我们错过不经意间的“遇见”。 按下快门记录下露营过程中的美好瞬间,这固然无可厚非,但我有些疑惑:我们是否让手段淹没了目的?拍照是为了纪念,记录下这让我们“战栗”的场景,可若为了拍照而耗费本可以用于亲近自然的大把时间,岂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与其发“朋友圈”炫耀,何不好好享受这独一份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呢? 现代人之累,就像蚂蚁背着五指山,还试图为自己加上更多行囊。我们想要逃离都市,逃离现下的生活,去到那个所谓的“世外桃源”,其实是想要扔下所有面具、所有身份,去一个没有“他人”的地方喘口气。而当成为精致的露营者时,我们牵挂着自己的形象,牵挂着营造童话般的场景,牵挂着“朋友圈”的点赞,这样也怪累的,恐怕就算真到了个什么仙境,也要被个老僧念叨着:“施主您六根未净,还是回凡世去吧。”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不如就扔了那些麻烦的“他人”,给自己放个假,像马里奥那样顶一顶自己遇到的小蘑菇,看看有什么有意思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