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 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 功能不同 位置不同 细胞分化的结果 结论:细胞具有多样性 1 细胞 1.以上几种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结论:细胞具有统一性。 1 2 3 4 5 7 8 9 11 12 13 10 1、目镜 2、粗准焦螺旋 3、细准焦螺旋 4、镜臂 5、物镜 7、镜柱 8、镜座 9、镜筒 10、压片夹 11、载物台 12、遮光器 13、反光镜 3 显微镜的构造 6 6、转换器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镜头长度 透镜大小 10x 18.5x 长 短 大 小 3 显微镜的构造———目镜 放大倍数 镜筒长度 放 大 倍 数 镜 头 长 度 透 镜 大 小 10x 40x 长 短 大 小 3 显微镜的构造———物镜 3 结论一: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结论二: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 显微镜的构造———目镜和物镜 取镜与安放:从镜箱中取出,右手握镜臂,左手托 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前方稍偏左。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明亮 对光 4 显微镜的使用 低倍镜 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 显微镜的使用 4 显微镜的使用 高倍镜观察 选好目标:在低倍物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 标移到视野中央 调节亮度: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换用高倍物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 换上高倍物镜 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复原:使用完毕后,将显微镜恢复原状。 4 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5 高倍镜的使用———从低倍镜到高倍镜的转换 “一移二转三调”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观看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显微镜的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显微镜的(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使用高倍镜的步骤是什么? 内化运用 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请回答: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步骤为: ①把 移到 。 ② 。 ③ ,至物像清晰。 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 5 高倍镜的使用———从低倍镜到高倍镜的转换 5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 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调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移动速度快、范围大,会导致看不到物象,且容易压坏玻片。 高倍镜的使用———从低倍镜到高倍镜的转换 5 高倍镜的使用———放大倍数与物像的关系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