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891949

5.《守株待兔》第二课时 课件 (共18张PPT)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249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守株待兔,第二,课时,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守株待兔 第二课时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 触株,折颈而死。因 释 其耒 而守株,冀 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② ③ ⑤ ④ ⑥ ⑦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谈一谈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shou zhū dai song geng 颈 释 其 触 株 待 宋 耕 守 chù jǐng shì qí 生字词回顾 盼望[pàn wàng] 焦急[jiāo jí] 喘气[chuǎn qì] 枯死[kū sǐ] 自言自语[zì yán zì yǔ] 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 词语练习 词语解析 【守株待兔】: 【耒】: 【冀】: 【折颈】: 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在树桩上。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希望。 折断脖子。 下面让我们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课文讲解 宋人有耕者。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 宋国人。 指农民。 课文讲解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跑 撞 脖子断了 译文:田中有一个树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 课文讲解 这几句话点明了故事的人物身份、地点,同时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其中“田中有株”是前提条件,“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是整个故事的起因,为后面农夫“守株待兔”做了必要的铺垫,同时埋下了伏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课文讲解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 放下 再 农具 译文:于是他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希望 课文讲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又 自己 译文:这个人没有再得到兔子,反而被宋国人嘲笑。 因果关系 课堂小结 守 株 待 兔 人物 农夫 起因 捡到一只兔子 经过 不务农 天天等兔子 结果 再也没见到兔子 侥 幸 心 理 注 定 失 败 答案示例:我觉得农夫这样做不对。这只兔子撞树桩而死被他捡到,只是偶然事件,不代表一直会有兔子撞树桩而死。农夫这次只是运气好,但他的运气不会一直这么好,因此,他丢掉农具,等着捡兔子的行为是不对的。 你觉得农夫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课后思考 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偶尔侥幸捡到一只兔子,就以为可以永远这样不劳而获捡到更多兔子,但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再发生的可能性太小了。 课后思考 再读课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思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课堂小结 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没有任何收获。 谢谢各位聆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