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9750

专题12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014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5-1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9次 大小:396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版含,Word,演练,试题,难点
  • cover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的演替(Ⅰ)。 4.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一、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应用 1.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的比较 种群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量。种群增长速率不反映种群的起始数量,只与造成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 2.把握种群增长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有害动物的防治实例: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是通过粮食入瓮、捕鼠、药鼠等,降低其环境容纳量(K值)。 (2)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实例: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采取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地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3)生产上的应用:生产上鱼类等捕获后的种群数量维持在最好,而杀虫灭鼠效果最好的时期是潜伏期(即以前个体数量少,增长速率很慢的时期)。 二、理解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填充群落的空间结构 (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比较并填充下表中的群落演替类型 类型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率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三、种群密度的调查与群落丰富度的调查 项目 样方法(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种群密度) 取样器取样法(群落丰富度) 适用范围 植物或固着生活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 土壤或培养基(液)中的微小动物或微生物 方法步骤 ①随机取样;②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③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①在被调查范围内捕获一些个体并做标记后放回;②一段时间后重捕;③公式计算= ①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②在实验室借助放大镜、实体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 注意事项 ①在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选取样方;②必须随机取样;③样方内、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均计入 ①调查期内没有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②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 ①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包括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三个操作环节;②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四、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根据下面表格中的误区类型,举出相应的特例予以纠正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秃鹰、蚯蚓、原生动物等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包含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分析并填充有关食物链与食物网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的任何停顿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7)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非生物数量。 考点1、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应用 【例1】下图甲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S”型曲线,图乙是几种预想的“J”型与“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④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B.①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C.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