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01127

【新课标】人教版八下第三元第1课时《英雄凯旋歌》《G弦上的咏叹调》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2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6次 大小:4897220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课件,G弦上的咏叹调,英雄凯旋歌,1课时,新课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元第1课时 《英雄凯旋歌》《G弦上的咏叹调》教学设计 课题 《英雄凯旋歌》《G弦上的咏叹调》 单元 3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英雄凯旋歌》是亨德尔的清唱剧《犹大·麦卡白》里的一段大合唱。这部清唱剧写于1747年,主要讲述了犹大在他父亲死后成为犹太领袖,于公元前165年率领军民推翻叙利亚的统治、占领耶路撒冷的故事。《G弦上的咏叹调》旋律优美动人、纯朴典雅。再加上小提琴G弦那浑厚、丰满的音色,使这首乐曲充满了迷人的魅力。乐曲结构为二部曲式结构。 学习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巴罗克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2、通过学唱《英雄凯旋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感受变化音的音乐表现。通过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及情绪,完成聆听与思考中的“乐曲说明”。3、能够说出清唱剧的含义。能够说出作曲家亨德尔的代表作品及其音乐创作特点。能够说出巴赫的代表作品及其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了解作曲家巴赫,充分感受这首咏叹调的抒情性。艺术表现: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英雄凯旋歌》,并能表现歌曲亲切自豪的音乐情绪。创意实践:听辨《英雄凯旋歌》中两个主题旋律、说出体现的音乐形象;从亨德尔的身上学到其坚强、乐观、执著地人生态度。文化理解:了解欧洲专业创作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领略不同乐派,不同作曲家创作的不同风格。 重点 学唱《英雄凯旋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感受变化音的音乐表现。 难点 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及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套曲结构,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由多种声乐曲以及管弦乐队组成,其中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以及合唱。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 聆听《英雄凯旋歌》片段,听老师讲解清唱剧的含义。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从音响入手,帮助学生了解清唱剧的含义。 讲授新课 1、视唱旋律:就是伴奏,带领同学视唱两条旋律。2、作品介绍:《英雄凯旋歌》是亨德尔的清唱剧《犹大·麦卡白》里的一段大合唱。这部清唱剧写于1747年,剧情选自《圣经·次经·麦卡白传》,内容是讲犹大在他父亲死后成为犹太领袖,于公元前165年率领军民推翻叙利亚的统治,占领耶路撒冷,恢复圣殿祭祀的故事。表现了英雄得胜归来时雄壮威武、万众颂扬、酣畅热闹的场面。2、作者介绍:亨德尔, 德国作曲家,在欧洲音乐史上与巴赫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具有英雄性、史诗性的风格特点。代表作有清唱剧《弥赛亚》、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等。3、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讲解———速度:中速情绪:雄壮 欢快 热烈结构:歌曲分段学唱:第一段A段旋律: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唱这部分旋律。第一段A填词: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唱歌词。第二段B:教师伴奏,指导学生练唱旋律并填词唱一唱。第三段C: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唱旋律后唱歌词。5、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完整练唱,唱准后再跟伴奏音频表演歌曲。6、歌曲分析:每个乐段中都有a和b两个主题,a主题雄壮明快,带有民歌特色,容易上口。表现群众欢迎英雄的热烈场面。它在这支曲子中多次出现,给人以深刻印象。b主题同样是明快的,但在反复时略有些变化,变化了的曲调是在原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自己试着唱一唱这两条旋律。学生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表现的内涵。学生看图片,认识作者,了解作者创作的作品的特点和他的代表作品。学生欣赏歌曲并回答:歌曲的速度、情绪和结构是怎样的?学生跟着教师边划拍边(1)视唱歌谱,注意变化音的音准和长音的时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