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02391

【同步测试】《诗经》中的赋比兴同步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220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同步,测试,诗经,中的,比兴,答案
  • cover
《诗经》中的赋比兴同步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参考译文】 桃树叶茂枝繁,花朵粉红灿烂。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家和顺平安。 桃树叶茂枝繁,桃子肥大甘甜。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家和乐平安。 桃树叶茂枝繁,叶儿随风招展。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家康乐平安。 1.题目: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二、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回答问题。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①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②,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注】①绍缭:犹“缭绕”,缠绕。②鸡鸣狗吠: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③高:“皓”的假借字,天亮。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五句用比兴手法写出了女子对远方情郎的相思和爱意,单从她对礼品的装饰上,就可以看出她对情郎的爱慕、相思的程度。 B.“闻君有他心”一句承上启下,女子听说情郎已倾心他人,骤然间,由之前满含柔情的爱转化为下文痛彻心扉的恨,心中燃起愤怒的烈火。 C.“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这两句是写该女子回忆昔日幽会时,担心鸡鸣狗吠惊动兄嫂的情景,态度由前面的决绝转为犹豫。 D.本诗以“双珠玳瑁簪”为线索,由“赠簪”“毁簪”及“毁簪后”三个阶段,构成了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心理三部曲。 3.这首诗在心理描写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 以“桃之天天”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子、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兴手法。 (1)明确答题思路:先明确指出诗中“兴”和“比”的具体体现,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别分析运用“兴”和“比”表达的内容和产生的艺术效果。 (2)具体到本诗而言,这是一首祝贺姑娘出嫁的诗。第一节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姣美,并祝福她建立一个和美的家庭。第二节以桃花开后,自然结果,比喻新娘早生贵子。第三节以桃叶的茂盛比喻新娘的家族兴旺。全诗三节,每节都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作比喻,极有层次。依次在诗中对应指出,并分析出表达内容和表达效果即可。 2.A 解析:开头五句并没有运用比兴手法。 3.通过典型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如对所赠礼物的精心装饰,摧毁礼物的连贯动作,以及景物的烘托等将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生动传神。此外,“鸡鸣狗吠”及末尾两句,从侧面刻画出了女子的细微心理变化。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