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水中的生物 同步练习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一、单选题 1.鱼类的体表常常覆盖有( ) A.鳞片 B.甲壳 C.羽毛 D.毛发 2.“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鲍鱼”“娃娃鱼”“鲳鱼”名称中都有“鱼”字,下列属于真正的鱼的是( ) A.带鱼、墨鱼、鲨鱼 B.带鱼、鲨鱼、鲳鱼 C.墨鱼、甲鱼、鳄鱼 D.鲍鱼、娃娃鱼、鲳鱼 3.小亮陪妈妈到菜市场买鱼,过程中他向妈妈讲述学校所学的,与鱼有关的知识。请问描述不合理的是( ) A.可通过鳃丝的颜色鲜红判断鱼是新鲜的 B.鳃丝颜色鲜红是因为里面有大量毛细血管 C.鱼只靠鳍进行运动 D.鱼体表有黏液,起保护和减少游泳时阻力的作用 4.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的寄生虫病,在儿童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C.蛔虫消化管结构复杂,生殖能力弱 D.为预防蛔虫病,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5.我国淡水鱼中著名的“四大家鱼”是指( ) A.草鱼、鲤鱼、青鱼、鲫鱼 B.草鱼、鲢鱼、青鱼、鳙鱼 C.鳙鱼、带鱼、鲫鱼、草鱼 D.鲤鱼、草鱼、带鱼、鲢鱼 6.列关于鱼的呼吸和鱼鳃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鱼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交替地张开和关闭,其生理意义是进行呼吸 B.图中标号③和④代表的结构分别是鳃盖和鳃丝 C.与①处比,②处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水中的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水→口→血液→鳃 7.下列鲫鱼结构中,能够感知水流变化,帮助鲫鱼避开障碍物的是( ) A.鳃 B.鳔 C.侧线 D.鱼尾 8.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是孢子生殖 C.都没有输导组织 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二、填空题 9.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身体一般为流线型,用_____游泳,用_____呼吸。 10.现存的两栖类动物约有2500种,它们是由_____过渡到_____的脊椎动物。 11.鱼类生活在水中,通过_____感知水流方向。 12.软体动物都有柔软的_____,大多用_____进行呼吸。 三、综合题 13.如图是鲫鱼的骨骼图片和外部形态图,请识图作答: (1)鱼的体型大多呈_____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2)鲫鱼在水中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鱼在呼吸,鲫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 (3)鱼在水中通过_____和_____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实验探究题 14.某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分组 实验材料及处理 水温 呼吸频率(次/分) 1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 25℃ 89 2号 _____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入热水 35℃ 97.5 3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冰块 15℃ 35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图中2号组中金鱼的数量应为_____条。 (2)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每分钟金鱼_____张合的次数来测定。 (3)在2号的基础上另设4号组,将原加热水升温改为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升温。4号组与2号对比,哪一个组的设计更合理 请说明理由_____。 (4)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_____填“增加”或“减少”)。 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喂养金鱼时发现,金鱼时不时将头浮出水面直接呼吸(浮头现)。为了探究引起金鱼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将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第1次统计 第2次统计 第3次统计 甲 4mg/L 隔夜自来水 111 112 113 乙 6mg/L 隔夜自来水 74 78 76 丙 8mg/L 隔夜自来水 61 57 59 (1)根据实验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