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课 条件语句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程序的分支结构,熟练应用条件表达式,掌握if语句的语法格式。 2.了解Python语言语句缩进的特点。 3.能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来解决生活中的选择性问题,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支结构的学习,if语句的使用。 教学难点:算法及其思想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 环节名称 活动设计(任务、步骤、要求、成果)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生活发现 生活情境 小华需要购买学习用品,在他家附近有两个超市,且两个超市距离很近,两个超市里面的学习用品价格各不相同,对比两个超市学习用品的单价,替小华选择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名称笔袋铅笔钢笔中性笔超市A¥4.5¥0.2¥5.5¥2.0超市B¥5.0¥0.3¥4.5¥2.5 问题提出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将生活情景转换为数学问题 如:你能试着将自己帮助小华的方法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吗? 讨论问题 (1)你的方法是什么?(对比两个超市各个单品的单价?) (2)怎样对单价进行对比?(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3)怎样根据对比结果选择从哪个超市购买哪样学习用品?(选择各个单品价格低的那家超市进行购买)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换为编程问题 如:那么用Python编程语言可以帮助小华吗,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2.生成问题 (1)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算法是什么? (2)如何根据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完成该算法的流程图? (3)怎样判断两个数的大小?(条件语句) (4)如何根据流程图进行Python编程,完成任务? (5)Python编程还能完成其他简单的数学运算吗? (6)你能想到的其他问题。 三、我的设想 1.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想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 2.组间进行评价。 第二环节 庖丁解牛 引导策略:首先肯定学生所讨论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能否解决,引导需要学习本堂内容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如: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几个问题很有意义,如果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用到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条件语句。我们首先通过学习几个案例来帮助同学们掌握这节课的内容,从而能自主解决上面所提出的问题。 一、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算法 任意输入两个整数x和y,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显示。 步骤:(1).输入x和y,转换整数类型 (2).比较x和y的大小 。 (3).如果x>y则交换位置,否则不变 (4).显示x和y的值。 思考:如何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如果要将一杯水和一杯橙汁交换,可以使用第3只杯子作为中转,数据的位置交换也有同样的道理,定义一个变量当作临时中转站。 二、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流程图 根据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 完成该算法的流程图。 拓展与思考:分支结构是程序根据条件判断,而选择不同执行方式的一种程序结构。考虑分支结构和顺序结构有什么不同,进一步体会分支结构的作用。 三、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程序 输入两个整数x和y,先判断大小,如果x>y,则交换位置,完成后显示x和y的值。 知识卡:两个数的比较使用大于、等于、小于等比较运算符,结果为真(True)或假(False)。 名称符号示例相等==x==y不相等!=x!=y大于>x>y小于=x>=y小于或等于<=x<=y if语句的一般格式: 在条件语句中,elif和else是可选项 第三环节 学以致用 创意研究 引导策略:利用刚学的知识思考如何解决生活发现中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制定详细执行方案。 如:刚才我们使用Python编程实现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这个简单的编程里我们用到了算法的什么结构以及哪些语句?每个小组讨论**分钟,运用已学知识帮助小华选择最省钱的购买方案。要讨论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要做的程序项目名称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问题二:为什么要做这个程序项目 问题三:打算怎样去实现这个程序项目 问题四:这个程序项目有什么后续升级的需求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