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33056

西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课件(共91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7680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
  • cover
(课件网) 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 全册教材说明 一下教材 数与代数 图形与 几何 统计与 概率 综合与 实践 100以 内数的认识 100以 内数的加减法 认识人民币 位置 认识图形 分类整理 3个综合与实践 全册教科书内容框架结构图 知识领域 单元名 小节 页码 课时 数与代数 1.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数的组乘法;写数 读数;数的顺序 大小比较。 71 9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十数加减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0 5.认识人民币 4 6.认识钟表 4 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16 图形与几何 2.位置 4 3.认识图形; 11 3 统计与概率 8.统计 分类与整理 5 3 综合与实践 有趣的数;图形拼组;分一分 6 3 9.总复习 7 6 全册教科书内容分领域安排 全册教科书内容量分布统计 本册教科书编写的几个主要特点 数与代数内容占据主要部分———体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本身的特点; 内容呈现形式形象直观,突出直观展示算理算法———反映学生的年龄特点; 口算、笔算紧密结合,注意已有知识方法促进新知识学习———突出低年级计算销项的特点; 渗透数学思想,突出核心概念———体现课标的特点。 ◆全册教学重点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全册教学难点较多的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分类与整理 全册教学建议(关键词) 情境、问题与建模 操作、直观与感悟 分析、概括与经验 观察、操作与想象 第二部分 各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计量单位 100以内加减法 (1) 100以内加减法 (2) 认识钟表 认识人民币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基础与发展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认识 ◆四基要求 结合情境理解100以内的数的意义,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100以内数,理解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100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多少、顺序); 培养数感,抽象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积累数数经验、读数写数的经验。 ◆重点与难点 难点: 理解100以内数的含义,掌握数的组成 重点: 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 100以内数的读、写 内容:数数、数的组成 思路:数数认识100以内的数(例1)———数数中直观理解数的组成(例2)———情境直观感知数的组成(例3)。 教学: 数数:突出在数的过程中建立100以内数概念 (1根1根数———10根10根数);突出翻坎数的数法;既要重视99添1是100,也要重视10个十是100的数法; 组成:数中了解数的组成;结合情境直观了解数的组成。 内容:写数、读数 思路:写数(例1)———写数、读数(例2) 教学: 写数与读数紧密结合 突由20以内数的写法、读法迁移到100以内数的写法、读法; 注意利用直观和数位顺序表帮助掌握写法、读法; 注意100的读、写方法及方法的理解; 反思归纳突出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 内容: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思路:100以内数的顺序(例1)———十位不同的数大小比较(例2)———十位相同个位不同数的大小比较(例3) 教学: 数的顺序:学生独立填完100数表后自主观察发 100数表现规律:横着、竖着、斜着的排列规律 ;充分利用100数表培养数感; 大小比较:情境引发比较大小的需要;突出多种直观形式(小棒、直尺等)比较感悟比较的方法 ;注意利用数概念理解比较的方法; ◆策略 加强操作:利用操作促进数的认识 在情境中认识数:借助情境人数,理解数的组成,大小比较; 注意迁移:数数、大小比较、读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